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2章 “茴”字有四種寫法(五)

“為什麼沒有意義?”

馮喆看了亓思齊很久,亓思齊也回望著他,馮喆輕笑:“你不是說,這件事之後,再不見面了?回答你幹什麼?”

亓思齊的眼睛擠了一下,又立即說:“是,判決生效了……既然不見面了,回答我又有什麼難為的?”

“思齊,你是個好姑娘……”

“你少來!”亓思齊猛地怒了:“說人話!”

馮喆又沉默了,停了一會,說:“你知道‘茴’字的寫法嗎?”

“什麼字?哪個回?回家?開會?”亓思齊說著想起了什麼,懵然笑了,表情很旖旎:“下流!”

亓思齊一會怒一會笑的,馮喆不明白自己怎麼就下流了,亓思齊用手指沾了水在桌上寫了一個“茴”,說:“是這個字?還不下流?”

馮喆也明白了,他搖頭說:“不是艹口口那個意思,是孔乙己說的那個有四種寫法的‘茴’。”

“孔乙己?你到底想說什麼?”

馮喆像是陷入了某種回憶之中,過了一會說:“我在上大學那會,勤工儉學嘛,在省博物館打過一段工,也沒多久,不到一個月……省博物館是一些中小學校的課外歷史教學點,去參觀的學生很多,有一天,有一個偏遠郊區學校的小學生臨近中午到了博物館,但是隻參觀了十多分鐘就要走,裡面的一個工作人員有些不理解,問怎麼回事,帶隊老師解釋說,如果不往回趕,不趕回去的話,學校的免費營養午餐就要加錢了。”

“這本是一件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我幾乎都要忘了,但是沒幾天,咱們市區一個名校的孩子到博物館參觀,他們去的很早,到了午飯時間,孩子們還在看,負責講解的工作人員——不是前面說的那一個工作人員——怕耽誤了孩子吃飯,就好心的提醒,而這些學生的帶隊老師一臉笑的說:孩子來一次不容易,就讓他們多看一會兒吧,要是耽誤了你吃中飯,我們補償。”

亓思齊聽著有些不明白,問:“怎麼了?我沒聽懂你在說什麼。”

馮喆點頭,繼續往下說:“到這裡,我也沒多想,但是下來,我心裡很震驚。”

“震驚?”

“是,震驚。那個帶隊的老師一會問了這些市區名校的孩子們一個問題:北宋之後的朝代是什麼?你說,北宋之後的朝代是什麼?”

亓思齊笑了:“你那會在博物館是保潔員吧?還考我?誰都知道北宋之後是南宋啊!”

馮喆搖頭:“你知道那些孩子怎麼回答的嗎?”

“嗯?不會說是元朝吧?”亓思齊又笑,馮喆說:“不是的,他們回答的是:偽楚。”

“偽楚?”

“是!一般人都會下意識的回答北宋之後是南宋,很少有人會知道北宋之後還有張邦昌建立的偽楚和劉豫建立的偽齊兩個政權,真正讓我震驚的是,有一個孩子還順帶解釋說,因為宋高宗,就是趙構繼位比張邦昌的日子要晚幾天,所以偽楚要更早一些。”

“你為這震驚?”

“是,也不是。”

“怎麼就是,也不是?”

“同樣是在省會,來自郊區的孩子認為免費的營養午餐比博物館的文物和歷史重要,而市區名校的孩子則認為參觀博物館比午飯重要,這說明瞭什麼問題?”

“那個關於偽楚的問題,我坦白說,不要說中學生,就是一般的文科大學生,能在第一時間幾乎是本能的回答上來的,我覺得恐怕都不會有多少。所以,我說的這些似乎除了能證明這些名校的孩子可能剛好特別喜歡歷史之外,不能說明什麼,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那你覺得是什麼?說明瞭什麼問題?”

馮喆嘆了口氣說:“是階層,不管人們承認不承認,知識也是有階級性的,或者說,知識本身也是顯示身份階級屬性的一部分。而且,正是在一部分人看來毫無用處的那些知識,在另一部分人看來,正好可以用來將自己與其他階級區分開來。”

“思齊,你知道的,明白‘偽楚’這個知識點既不能高考加分,也不能保送升學,對留學出國也許更沒有什麼幫助,但正是因為對這種看上去沒有現實用處的知識,證明這些個孩子並不依賴高考加分、保送升學、出國留學這些渠道,所以他可以從容的把自己的時間用來掌握這種看似沒有用的知識,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樣、像郊區的學生那樣,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參加培訓班、補習班以及各種可以給高考加分、可以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專案上去,對於一些孩子而言,生活的全部就是升學考試,而對於另外的一些學生而言,他們的人生並不全是升學考試,這些人的人生寬度比郊區的孩子要寬闊的多。”

亓思齊知道馮喆想說什麼了,她唸了一下“階層,階級”,馮喆接著說:“我問你知道不知道茴字的四種寫法,孔乙己知道茴字有四種寫法,其他人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又如何?知道茴字的四種寫法對孔乙己在魯鎮混吃混喝並沒有什麼幫助,也不能讓酒家免了他的酒錢,但他在面對別人嘲弄的時候,仍然能從容的炫耀自己的知識,也許這就是他唯一值得驕傲的地方。”

“孔乙己知道,他在別人眼裡,和乞丐、盲流實際上已經沒有區別。但他自己認為自己跟那些盲流並不是一個階層,而唯一能把他和那些人區分開的,只有他的知識。擁有知識和沒有知識就是階層的分割,階層區隔有很多明顯的東西,當然知識只是其中之一,還有一些重要的區分,比如禮儀。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那麼反過來就是,倉廩不充實,你也就不用知道什麼禮節了,因為這時候的你來說,最重要的問題首先是解決溫飽問題。”

“當一頓免費的營養午餐對人來說完全不成為問題的時候,大家當然可以毫不猶豫的放棄營養午餐,選擇在博物館參觀學習;而當我們還捨不得放棄一頓免費的營養午餐的時候,博物館的知識對每個人而言就毫無意義。窮人的孩子快樂教育幹體力活兒,中産家庭的孩子學金融、法律、財務之類,更加有錢人家的孩子則可以從容的學點更為形而上學的知識,這似乎都沒什麼不對,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還能相信知識改變命運,當然絕大多數人現在仍舊這樣相信也這樣去做,可是有一些人越來越懷疑知識是不是有用?為什麼?”

亓思齊也問了一句:“為什麼?”

“因為階層固化,家庭的政治資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積累毫無疑問會透過所謂的家教、家風來完成家庭傳承,而留給還想著讀好書就能有個好未來的窮人家的孩子的空間,顯然是越來越小了。這時候,對很多人而言,知識不是用來改變命運,而是來暴露自己的命運的。暴露你的出身的,不僅僅是你的氣質習慣、言談舉止、待人接物,還有你的知識。”

“在一定的意義上,一個人越是認真學習、家長越是想讓孩子學習好,就越是能證明他們想透過學習改變生活的環境、改變命運,這就是一種暴露。但是一旦考上了知名大學後,參加了工作後,這些之前想努力透過知識改變命運的人,還能繼續學習的,又有幾個?”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在天天沉迷於心靈雞湯和遠方、旅遊、滿世界的晃蕩,而有些人只能繼續忍受眼前的茍且——因為我們之間隔著的這條鴻溝不叫別的,叫階級。”

“你我的世界,不會有重疊,你就是名校中的學生,我,則自始至終就是郊區需要免費午餐的那些人中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