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章 引導創業

周博安周博安注視著宋太平:“宋太平小傢伙,目前東國的賦閒人口比重有過大,需要進行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國家也會採取二年期無息貸款的形式,鼓勵這些賦閒人口創業,只是國家政策也推行下去了,該倡導也倡導了,偏偏有一批為數不少的大學生畢業後,寧肯在家啃老,玩遊戲,出去打工受不得委屈,給他們創業機會也不珍惜,都成了東國社會安定的隱患了。你沈鈞鴻爺爺和喬勝天爺爺,讓我找你支個招兒。”

宋太平思索一會兒,鎮定的說道:“首長,飛龍插座的現任總裁許雯雋有三篇商界探討文章,《飛龍插座的成長》對於初創企業有比較不錯的指導意義,《我是這樣做管理的》對於初創企業的創始人帶領新人有不錯的啟示,《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對於這些年輕氣燥的創業者有靜心的效果,比較適合兩位首長的需求。”

宋太平開啟了手機找出飛龍插座總裁許雯雋的三篇文章,用面對面傳輸的方式發給周博安老爺子,周博安老爺子開啟文章《飛龍插座的成長》查閱著。

飛龍插座能發展到現在規模,秘訣就是把企業做小、做輕、做專。可以聚焦能量,在自身擅長的領域實現長遠發展和突破;以客戶和市場為導向,可以讓企業擺脫成本經營和價格競爭的困境,建立以能力為基礎的長遠競爭力。

東國某大型銀行集團企業有6000家子公司,但90的利潤來自於兩個金融方面的企業:銀行與證券。集團的領導懊惱地說,如果當年公司能夠像聖賢地產那樣勇於捨棄,專門做強房地產和金融兩大行業,到今天一定能成為最盈利的公司。但因為當初的集團領導人總是感覺其所經營的各個行業的發展前景都不錯,看看哪個也捨不得放手,才有了現在的懊悔無及。

貪大求全是東國企業最普遍的現象,原因就在於尋找各種機會,能做就做,什麼賺錢做什麼。殊不知,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成長空間與先發優勢殆盡,企業就會開始走下坡路,這是目前很多企業面臨的困境。在當前的市場環境裡,老闆要學會把企業做小、做精,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堅定不移地專研下去。

那麼,對於一個公司的掌舵者來說,如何才能把公司做小、做輕、做專?這裡有四點建議以供大家參考。

一、重人才、輕資產。

真正重視人才的東國企業並不多見,許多東國公司老闆寧願出上千萬元買一臺機器堆在廠房裡,也不願每年出幾萬元請專家顧問。這就是患上了典型的重資產、輕人才的重病。而且,很多企業喜歡用聽話溜鬚拍馬屁的員工,因為他們覺得這種人適合企業文化,合老闆胃口,而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因為有些小脾氣往往被逼走。

老闆要克服資產情結,及時處理掉不符合公司實際需求情況的昂貴資產,採用輕資產進行經營,逐步提升資產的利用率。同時也要加強員工價值和工作能力分析,而不是憑個人主觀喜好判斷員工的好壞。

二、重效率、輕規模。

東國人最重視的就是規模,看公司行與不行,首先要看公司規模大與不大。其實,未來大多企業必定是小規模的,但小規模要想生存就必定在效率上比大公司高才行,不然只能被大企業淘汰掉。比如你在服務做得比大公司好一點,速度快一點,價格低一點,包裝美一點,使用便利一點,更人性化一點,只有這樣,你的小公司才會生存下去。

三、重客戶、輕銷量。

有位生產實木門的企業家朋友找到我,近期實木門行業陷入了價格戰危機,他為此事而煩惱不已:“跟著打價格戰,就會捨棄利潤;不跟著打價格戰,就會捨棄銷售。”

我問他:“你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嗎?”

他答道:“我們的品質是東國最好的,完全可以跟國際的大品牌去競爭。”

我笑著問道:“那為什麼不把產品拿出來秀一把呢?要達到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地位,就應該將自己產品的最高價值展現出來。”

不要在價格上競爭,要在價值上競爭。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方案中你那一部分。我們在接受每一筆業務訂單的時候,首先要明確一點:企業的客戶是有限的,產品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我們可以透過預測它的有限性,對能賺到的錢做到心裡有數。這就需要企業的經營一定做到有價值,要清楚明白企業經營的目的,到底是基於成本考慮還是基於價值考慮。

四、重市場、輕生產。

有人說,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雖有一定道理,顯然,這是生產觀念時代的思維產物。當今時代,企業的命根不在生產而在於市場,在於客戶。可惜的是,國內的很多企業都缺乏專門研究市場和行業的專業人才,上哪一種產品完全憑老闆個人經驗和直覺。企業到了一定規模必須以市場和客戶為導向,這樣才能保持長效的競爭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周博安老爺子微微一點頭,這篇寫很樸實,也很明瞭,對初創企業的確有著不錯的指導意義,接著看下一篇文章《我是這樣做管理的》。

父親許金昌認為做管理要做好三件事: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使員工隊伍紀律嚴明,溝通無阻礙、工作效率每月有提升。我給出十條做管理的實踐性建議,可以很好地幫助管理者提升領導力和執教能力。

在資訊社會這個大背景下,人人都會經歷許多大悲大喜!雖然,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是無限的,但是,一個人的精力卻是有限的。有人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一個組織或部門之中,團隊合作精神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怎樣加強與別人的合作呢?

在一個組織之中,很多時候合作的成員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所以,很可能出現組織內成員各方面能力參差不齊的情況。作為一個領導者,此時就需要很好的凝聚能力,能夠把大多數成員各方面的特性凝聚起來,同時也要求領導者要有很好地與不同的人相處與溝通的能力。強大的工作關係是合作與變革的發動機。建立強大的工作關係的良方是什麼呢?下面是做管理的十個小步驟:

第一步,確保你建立了積極且相互尊重的工作關係。

現在員工在資訊大爆炸的時代,他所知道的未必會比你這位管理者要少,不能因為對方是你的下屬而輕視他,要獲得下屬的尊重,首先你要尊重下屬,以積極合作的良好心態和下屬相處。

第二步,熟知他們思考和講話的方式,適應他們的語言。

作為管理者要透過和自己下屬的接觸,摸索出他們的思考模式和講話方式,能夠清晰的理解他們所表達的語言,不要出現語言的誤解,造成溝通上的障礙。如果能說出對方的語言,包括措辭語句,也包括其他非語言的層面,在與其溝通中會很流暢的。

第三步,在分析情況的時候,快速、清晰、簡明。

要讓對方認可你作為管理者和領導的位置,你需要展現出關注和正確處理事情的能力。不表態的陳述、玄妙的術語、複雜的專業詞彙只會讓問題更復雜。與現實脫節的理論上的傑作,還有展現自己的智慧,這可能在很多公司都很常見,但是這不會幫助你建立堅實的工作關係。這麼做你可能會讓他們印象深刻,滿足虛榮心,但是不會對工作推進有什麼幫助。畢竟你的下屬不是一群傻子,那麼你這種作秀,只會被下屬打上虛偽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