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記憶金屬就是能夠“記憶”形狀的合金,是上個世紀70年代由材料科學家發現的。
“我們的行動式裝置就是使用的類似記憶合金的材料製成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個涉及到兩項專利技術,第一個是超奈米級靈能金屬合金:一種只有幾十個到幾百個金屬原子厚度的超薄金屬,由靈能穩定它們的金屬原子引力,使得它們不會斷裂。”
“很多裝置的結構部分其實根本用不了那麼多的材料,只要透過靈能穩定了材料的韌性和強度,用極少的材料也可以製造出大型裝置哦。”
我明白,所以才是行動式裝置嘛。
“第二項技術是金屬的靈能框架記憶模型,就是透過程式事先編寫好的靈能構成模型,在記憶金屬還原的時候完全按照靈能模型的形狀復原。”
“兩項技術共同使用,就能夠生產出這樣的行動式裝置了!”
哇!這實在是太難以想象了,徐山博士,您能告訴我們您是怎麼研究出這種超級有科技感的技術嗎?
“平時沒事的時候多琢磨,然後……你就能得到很多靈感啦。”
好吧……果然我們的智商不在一個層面上……傷自尊啦,我平時瞎琢磨就只能想出用怎樣的姿勢睡覺更舒服……
“誒?v09,你也別這樣嘛,就熊貓而言,你已經夠聰明的了。”
好了,我們接下來開始第二問:在故事中大放異彩的正方形挖掘器,請問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裝置呢?
“挖掘器可是我們唐明研究所持有的專利技術哦。”
冒昧的問下,目前你們唐明事務所已經有多少項專利了……
“大概有200多項吧,還有很多沒有審查下來的。”
哦,好吧,您繼續。
“關於分壓挖掘器……”、
等等,打斷一下,這個正方形挖掘器原來叫分壓挖掘器嗎?
“嗯,它的科學名稱應該叫分壓挖掘器,可是大家都給它取了很多不同的名字……”
“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分壓挖掘器在挖掘的時候都沒有產生廢土,挖出了洞,可是卻沒有挖出泥土這是為什麼呢?”
是啊,您不我還沒注意到,這是為什麼呢?
“分壓挖掘器是我參考斷尾挖洞的方法研發的新裝置。”
啊?您什麼時候參考的啊。
“就是在離開詩雨研究所的時候想到的啊。”
哦,好吧,您繼續。
“分壓挖掘器的四個頂點各安裝了一個靈能立場,在四個立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將挖掘器前方的物體向四周擠壓。”
“也就是挖掘器前面的泥土是被立場擠壓到了挖掘器四周,這種擠壓力非常非常大,大概相當於3000t物體在地表承受的重力那麼大吧。”
那……那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