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家。
電視上播放著《康熙王朝》,李善手裡拿著酸奶看的津津有味。
人一退休,好像除了下下棋,讀讀報,看看電視,含飴弄孫之外,就沒什麼事幹了。
李江河眼睛看著電視,腦子裡卻在翻騰著幾個號碼。
按照常理,一個企業加入產業園,好幾個部門都管的到。
尤其是現在還沒有一個很成熟的培養程式,邏輯上,李江河可以去找廣電局,文化和旅遊局,宣傳委,甚至市政府還有一個兼管文產的辦公室也可以管。
除了直接找相關部門,還可以走一個間接的“後門”。
比如找人事局或者教育局的人去和文化部門的人“溝通”。
當然也可以自上而下走關係,如果地區一把手發了話,下面一般要照辦。
但是能管得多了,反倒複雜起來。
重複的職能讓這幾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關係並不是很好,有的問題還扯到更上層一點的站隊問題,你找了廣電局的人辦事,可能就因為某些原因得罪了文化局的。
“大孫子怎麼了,有心事?”,李善發現李江河心不在焉。
李江河把自己的問題說了。
李善好歹曾經也是個副局長,官場上的事比李江河要懂得多。
這雖然是要找關係,但李江河也不是準備靠著關係安插企業騙補助,只是想要得到一個更好的企業發展機會,所以完全可以跟李善說說。
“是有點麻煩”,李善聽完之後點了點頭,盤根錯節最是難辦。
“那個辦公室就算了,你以後要在這個行業常幹,接觸的不是那個,而且這種辦公室最擅長踢皮球”,李善思考了一會,“廣電或者文化和旅遊局都可以,既然是做動畫,還是直接找廣電吧,要不然以後也要接觸。”
“我聽說廣電內部幾個領導還不太合,會不會.......?”,李江河有些擔憂。
他現在和以前層次不一樣了,有時候和諸如陶樹波這種接觸廣的記者吃個飯聊個天,就能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哪個部門也不是鐵桶一片,你現在是做企業,又不是去當公務員,別明顯站隊,就基本沒什麼問題”,李善笑道:“爭得再厲害,也還是要講點規則的,你又不是他們親戚,找人辦個事都要被算進敵營,這種人早就被淘汰了。”
“我想的太多了”,李江河舒了口氣。
他最怕莫名捲入什麼鬥爭,那就太冤了。
“有的事當作不知道就好,記住因為不知道做錯事總比有意做了什麼事結果錯了好”,李善把手裡的捂熱的酸奶遞給李江河,拍拍李江河的後背:“我這個老頭子也還是認識幾個人的,沒事。”
“這不是怕耽誤了您的一世英名嘛”,李江河把酸奶撕開,咬著袋子笑道。
“哪有什麼英名,我也想明白了”,李善把電視的聲音掉小了一點,說道:“你們又不是要幹什麼貪贓枉法的事,舉賢不避親。”
“我不管,你們這不也會自己找關係,尤其是經商,要跑的關係多,這個我還是知道的”,李善有些感慨:“我要是早這樣想,你也不用吃那幾年苦了”
“沒多苦,就是起的早,我哪有那麼嬌氣”,李江河靠在沙發上陪著爺爺聊天。
“但是爺爺也心疼啊,我也心疼你爸媽”,李善搖搖頭,“你奶奶走的早,我一個打仗的大老粗,哪懂怎麼帶孩子,男孩不聽話,就是個打,現在想想也真對不起他。”
“那是我爸小時候皮,您打的對”,李江河抓著爺爺毛糙的手,粗大的血管在鬆弛老化的面板內異常明顯。
“是我太迂腐了”,李善抬起另一隻手按了按太陽穴,“不過幸好你爸和你都有本事有出息,不用我這張老臉,你們也能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