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臺結了賬,李江河終於脫離了為買單而心碎的階層,邁入萬惡的飲食自由階層。
吃飽了的午後容易犯困,李江河打了個哈欠,跟祁漢源正好順著郊區剛修好的路溜達一會。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一年四季都是睡覺的好時候。
從這個道路的修建時間上看,應天的領導班子還是挺有先見之明的,提前把基礎設施鋪好了。
以前稍顯空蕩得產業園,已經又有些地方被圍起來,準備建廠或擴建了。
“見微知著”,李江河突然有點感慨:“以後的生活變化要大了。”
“只要向著好的方向變,變得越大我們不是越高興嗎”,祁漢源對此感觸更深些。
他出國一圈又歸國,對國內外差距有著切實的體驗。
兩個人溜達著,突然前面轉出一隊人馬。
看著一隊人西裝革履,有些人胸前還掛著工作牌,像是剛吃完飯的樣子,李江河和祁漢源都知道,這一般是領導來視察了。
對於入世,大家都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遭,領導心裡也懸。
李江河和祁漢源向旁邊讓了讓,準備繞過這個隊伍。
不過李江河這時候看見隊伍裡有個熟人——他被評為應天十佳學生時,來過現場的胡秘書。
李江河猶豫了一下,還是抬頭衝著胡秘書笑了笑。
胡秘書看見,也笑了笑。
旁邊的領導注意到這一幕,看了看胡秘書。
胡秘書小聲解釋了幾句。
大領導來了點興趣。
被叫過去的李江河有點懵,但還是微笑著問了胡秘書的好,然後對於其他領導他求助的看了一眼。
胡秘書剛想開口,旁邊的大領導揮揮手:“小同志不用太客氣。”
胡秘書給兩邊互相簡單介紹了一下,李江河這才知道這是上面下來專門負責招商引資,安置外資的,屬於現任的省裡的大領導了。
“我聽小胡說你還在上學?”,大領導隨口問了問。
“是,在應大讀書,今年才上大二”,李江河回答道。
“年少有為,好啊”,大領導笑了笑:“小胡說你是大學創業明星,小李同學,都主要做些什麼生意啊。”
“有點多,奶茶,咖啡,便利店,動漫還有周邊的玩偶產業,電子閱讀器,嗯,就這些了”,李江河謙虛一笑。
“了不得,還是個實業家,了不得”,領導心裡也有一點吃驚,大二就幹了這麼多事,確實不容易,“年輕人好哇,一代比一代強。”
“這都是您這樣的老前輩給我們打下的基礎嘛”,李江河笑道,“我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領導笑了,伸手拍拍李江河的肩膀:“小小年紀大有可為,不管飛多遠,都別忘了自己的根,應天乃至全國的發展還要靠你們這一代。”
“小夥子,去忙吧”,領導揮揮手。
“吃水不忘挖井人”,李江河順著說道,道謝一番,溜之大吉了。
看著李江河的背影,大領導跟胡秘書笑道:“有這種人才,就要留住嘛,我記得李軍是你們這裡出來的吧?人家總部現在都搬到滬城去了。”
“是是是,市裡對優秀大學生一直是在扶持的”,胡秘書陪笑道:“滬城一直是橋頭堡嘛,他們的優勢,您也知道,我們畢竟比不了。”
胡秘書沒有點破李江河和李軍的關係。
李軍搬離應天當然是多種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