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王會長,突然有種異樣感覺,莫名其妙對他心生好感。也許,直性子人並不壞,他以前對他說的並沒多離譜,有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王會長也是從善如流之人,比起那些笑裡藏刀的要好得多。
等王會長走遠,錢大神才切入正題,說明來意。
黃總也是副主編,馬上答應上近十方精品石,封底石的徵集,他一通電話過去,上次開業來過九龍店裡的蘇繼鋒老總立馬認了,可見他們的關係有多深。
五才也沒閒著,他認真地拍照要上書的石頭。
錢大神認為黃總做的還不夠,必須寫一篇《中華九龍璧的分佈狀況》一書,這才夠哥們。
黃總笑了:“兄弟,你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雖然我走南闖北,走了不少地方,基本上各地市場都熟,但是,九龍璧分佈狀況那是地質隊的事,我怎麼寫得了。”
錢大神回答:“我也不要你寫具體貯量和分佈範圍的資料,你只要把你瞭解到的九龍璧產地做個大概介紹就行,這方面的內容,非你莫屬。”
想想也是,黃總做了十多年石商,全國各地到處跑,有什麼他不瞭解的。
黃總回答:“我盡力寫吧,你可不要催我。”
錢大神笑了:“就等你這句話,順便問下,王會長出書的事準備的怎麼樣了?”
九龍心中也有這個疑團,可別被他們搶先了。
黃總回應:“這事還早,起先他們一直要以《中國華安玉》名字出書,而我們漳州老藏家們對‘九龍璧’這名稱有感情,所以,他們到我們這裡收集精品石一直有困難,進度也很慢,今天王會長來找我,就是來徵求意見的,相信加了‘九龍璧’三字後,進度會快得多。”
九龍這下放心了,和錢大神相視一笑。
黃總繼續說道:“兄弟,你既然要我寫文章,我也會在文章末尾談談關於《中國九龍璧》命名的看法。”
這事可新鮮,上次王天然老師也曾經談過這事,講得很清楚了,這次黃總到底有何想法?九龍很好奇。
黃總繼續說到:“我們賞石、藏石的最高層次就是走向賞石文化之路。
“《中國九龍璧》這樣的命名,已廣泛被世人所認識和接受,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還停留在這一名稱上無休止的爭辯和追究,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極為不利於此一石種及其文化的宣傳、推廣、開發和利用。
“當務之急是如何存大同存小異,拋棄個人成見,同心協力,各盡所能地對該石種所具有的觀賞性、實用性和收藏價值予以大力挖掘出來,共同構建其賞石文化理論體系,這才是我們九龍璧能否屹立於世界賞石文化之林的根本所在!”
黃總這段話表面是為了回應名稱之爭,其實也是在提醒錢大神和九龍,好好把精力花在研究九龍璧上,不要去在意名稱之爭了。
九龍細細品味,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黃總真是站得高看得遠,自己以後也把精力多花在提高自己的賞石水平上吧,要爭,也是爭內在的東西,而不是虛名。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