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相約前往黃九龍先生家,有幸親眼觀瞻黃九龍珍藏的瑪瑙手鐲《肉身佛祖像》,分享黃九龍先生結緣珍寶的喜悅。
佛緣石緣,皆莫大焉,《中華圖紋石》雜誌因此有幸跟這件有靈性的作品結緣。
佛陀肉身,修行定惠。
菩提伽耶,度化眾生。
人到一定的年齡,就會逐漸開始追求一種人生的透徹和清朗。
在浮躁的現代社會,透過對佛法的理解,人們可以領略一種鞭辟入裡的清新靜默。
而且,這種清靜可以開啟每個人內心的悟性和仁慈,面對萬千雜念如醍醐灌頂,而不再在思維的迷魂陣裡左支右絀。
肉身佛陀,活出天地的年歲,成就深海瑪瑙裡的“舍利”,點化此後的膜拜者。
不是什麼圖紋都可以上封面的,《肉身佛祖像》榮登本期雜誌封面,向天下圖紋石玩家藏家展示,是為小記。
這個賞析,更多的是講述此瑪瑙手鐲為什麼要上封面的過程,也講到了此畫畫隱含的佛理,還是說的過去的。
再看看閒雲野鶴又是怎麼賞析的吧。
詩賞:
修行法執戒定慧,
煉就金剛不壞身。
能量幻化得逆轉,
自然天地本同根。
全身舍利眾生度,
肉身菩薩繪圖新。
超越無常生與死,
內證法性指人心。
瑪瑙手鐲,形圓質潤,道寄圓融。
石沁六色,像顯圖紋,佛陀肉身形象儼然。
進步的人類社會,人們始終追求著完善自我。
善良的人們,在生活現實中恪守遵紀,維護和諧,於精神層面皈依寄託宗教信仰。
佛門修行人以戒定慧長期熏習,在放下我執、法執等因緣中,達到相應境界,體內物質元素自然轉化為能量後得以逆轉,打破無常和常的侷限,以殊勝修行功德保留自己的肉身,從而以這種形式和特殊願力與眾生結菩提緣,弘揚佛法,度化眾生。
這位大師雖然沒有見過面,他顯然對佛法瞭解透徹,也知道《肉身佛祖像》代表什麼意思,總體來說,賞析的不錯。
只是倆位大師都把此《肉身佛祖像》的佛理講清楚了,這王義寬大師還能說出什麼新意來呢,九龍也很好奇。
那就看看他又是怎麼點評的吧:
清朝晚期,出現了一種特殊的鼻菸壺內畫工藝。
藝人在鼻菸壺內壁畫出花鳥、山水、人物、草蟲等精美逼真圖案,堪稱鬼斧神工。
瑪瑙手鐲上的肉身佛祖像,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
天然人物的形象神態、肉體質感栩栩如生,狀如內畫,精細入微,讓人歎為觀止,讓內畫家的筆觸望塵莫及。
珠寶結合藝術審美與精神信仰的內容,賦予了時代新概念,便插上了時尚的翅膀。
說《肉身佛祖像》手鐲是現代珠寶的一種標誌也不為過。
對頭,王老師說到了此石的珍貴,它的稀缺性,更把它上升到現代珠寶的一種標誌。
顯然,王老師知道瑪瑙究竟是怎麼回事的,他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代表性,不愧是圖紋石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