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章 此路不通

其次,這個無息貸款搞下去,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既然是無息貸款,那這其中的利益空間就太大了。比如官員可以把糧食發下去,暗中透過一些手段轉給富戶,而富戶可以再拿著這些糧食去放高利貸。

再這樣一種基層組織下,又如何確定這些糧食能準確地發到貧窮的農戶手裡?

如果有20%的利息,那麼即便這些糧食轉到富戶手中,他們也總得想辦法交還這20%利息。再加上十戶作保的規定,至少可以確保國家絕對不會虧。

可現在,一些官員和富戶勾結起來,中飽私囊,拿著新青苗法下發的糧食去放貸,這個鍋,必然還是要楚歌扮演的王文川來背了。

所以,言官們罵他拿著國家的錢給自己邀買好名聲,拿著國家的錢給朋黨謀私利,還真不算冤枉他。

因為在百姓看來,估計他還真是這麼個形象……

變法所產生的惡果,自然也只能由他這個變法的推行者來背。

想通了這一層,楚歌也就明白為什麼他第一年就被罷相了。

雖然他拿了慷慨陳詞的天賦,在朝堂上一通話語、義正言辭,但最終卻發現根本沒意義。

因為他說的大道理再多,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也只會繼續強化“大奸似忠”的形象。

至於皇帝為什麼第一年就罷相?為什麼王文川在皇帝心中的信任度瞬間遭到慘重打擊?

站在皇帝的視角就明白了。

你王文川口口聲聲富國強兵,錢呢?不僅沒搞來錢,反而花錢如流水。

花錢也就罷了,關鍵你自己博取了好名聲,誰知道那些損公肥私、拿著青苗貸的糧食放高利貸的人,是不是你的人?那裡邊可有不少都是新黨吧?

又是損害國家利益,又是給自己博取好名聲,又是給自己的新黨牟利……

你是不是要上天啊?

要造反是吧?

皇帝要是連這個都能忍,那才真的有鬼了。

……

一通分析之後,楚歌感到十分挫敗。

因為他發現自己費盡心機地繞了一個圈之後,又繞回到王文川的老路上去了。

王文川的那個辦法,雖然天下罵聲洶洶,也害得不少農戶家破人亡,但好歹是斷斷續續地堅持了十年,而且畢竟是讓國庫充盈起來了。

國庫充盈之後,好歹也在西北打了幾次勝仗,奪回了一些土地。

雖然後來這些土地都被當權的保守派給送回去了吧,但國庫裡的錢糧也總算是給齊朝續命了一段時間。

而楚歌呢?

一番操作猛如虎,不到一年就被擼,而且也沒給國家帶來收入,更便宜了中間那幫龜孫子。

可能唯一的好處就是底層的農戶沒罵他,但是……改革本來就是捱罵的,不捱罵這能算是什麼功績?

關鍵還是得把事情做成。

“這樣搞的話,豈不是陷入一個死迴圈了?

“搞無息貸款、不做業績稽核,結果是國庫更加空虛,國家的糧食被各種蛀蟲給中飽私囊,很難分到農戶手中;

“定一個比較低的利息,官員們也總會想辦法給抬上去;

“定20%的利息,再加上一些風險控制,雖然確實能把青苗法的借貸收回來、給國家增加收入,但必然會有官吏過度執行,害得一些農戶家破人亡……

“無解啊!”

楚歌此時的感覺,就像是獨自一個人走夜路。看到一個岔路口,其中一條路上寫著“此路不通”,於是去走另一條路,走完發現也是個死衚衕。

“所以,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

“不論什麼樣的政策,到了底下,都有人唱歪經。

“王文川原本的政策已經是綜合各方面情況考慮很適宜的政策了,如果每個官員都能像王文川一樣嚴格按照法規行事,那麼各地都會像王文川當知縣時一樣,治理的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