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您可以大批的散佈謠言,不光是襄仲的,還有孟氏、叔氏、季氏,臧氏也可一併流傳其謠言。只要謠言夠多,襄仲就不會想到是您做的了。”
孟孫敖又問:“我散佈我自己的謠言,這不是讓國人來詆譭我的嗎?”
門客答道:“您以慶父不仁作為謠言傳播,這樣敗壞的是您父親的名義而非您的名義,您在謠言興起之時救助百姓施行仁政,這樣百姓都會感慨您的仁義,這樣能夠說明我們孟氏改過自新的悔意;
而您傳播其他卿士的謠言則可以不必避重就輕,有什麼就說什麼。這樣您在敗壞名聲的卿士中德行還是最高的,百姓也會因此而信服您、侍奉您。”
孟孫敖聽完哈哈大笑,對這樣的計策十分滿意。
他原本就是罪人之後,想要翻身比他人都要困難;要不是在僖公十五年他帶兵討伐楚國得到了名義,他也到不了現在這一步。
敗壞他人的名聲得利自己,這樣的好事怎麼看也是值得。更別說他的父親原本就是惡名昭著,現在多加幾條罪責也不算什麼。
想明白之後,孟孫敖高興的拍著門客的肩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您跟我說明這樣的計謀,我十分高興,您想要什麼封賞呢?”
門客喜悅在即,他想到了曲阜城西的妙人,那是他心儀的物件。
正當他想要說出向那女子求親之時,孟孫敖猝不及防地從腰間拔出利刃。
短刀異常鋒利,剛拔出就有一道銀光閃過,等門客察覺之時,已經刺穿了他的腹部。
門客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地看著孟孫敖。
“家主,您為何...我..用心待您,您...害...”
可由於利刃已經刺穿了腹部,鮮血從血肉的豁口中不斷流出,他還想多說什麼,身體的漲逆感讓他不能言語,直直倒下。
門客的身子不斷抽搐,場面十分血腥。
孟孫敖拔出他腹部的短刀,用門客沒有沾有血跡的衣角開始擦拭。
這位孟氏之主深深嘆息。
“你不要怪我心狠手辣,要怪就怪你自己想出的這條計策吧。
此等大事,不能為外人所知。
可是你卻知道了。”
門客瞪大的眼不能瞑目,那雙眼睛死死的看著孟孫敖。
他到死也不明白,他所忠信的人會殺害他。
這位門客的死並沒有人知道,只是孟孫敖讓內侍將其焚燒成灰,撒入了河流。
他所留下的,也就是那孟孫敖家中久久不能散去的血腥之氣。
反觀孟孫敖,將門客殺害之後採用了這樣的計策,在曲阜的國人和卿大夫之間挑起了矛盾。
一時之間,誰也不知道是哪一家用這樣魚死網破的手段,不僅把所有大卿士的家醜爆料出去,一些風流軌事也流傳在井市之中。
魯侯興對此十分生氣,因為他也從中聽到了他的傳聞。
他的寵姬和東門襄仲私通,他卻要重用襄仲。
這讓魯侯對襄仲愈發的不滿。
雖然他知道襄仲是個正人君子,懷疑他沒有任何的道理。
可是人總有疑心,萬一他和敬嬴真的有什麼牽扯呢?
經過此事,魯國的動亂就此而來。
卿大夫之間相互猜疑,國君對臣子不信任,臣子對國君也逐漸沒有了尊敬。
這樣的動亂雖然動靜小,可是其影響卻是深入到了魯國的興衰。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