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信政令,還是信王孫?
看著田地的泥土只留下一些筋葉和部分還在繼續啃食的蝗蟲,他們還在猶豫。
理智和長久以來的屈服告訴他們這些農人,不能當出頭鳥;可現在尊貴的王孫竟然帶頭治蝗,在有人領導的局面他們還是有些怕。
深入骨髓的卑微讓他們不敢相信自己,體內的骨血似乎都沉浸在一片泥潭不能掙扎,良知告訴他們王孫昱說的是對的,可他們還在後怕,發抖的手就能證明。
神權和君權還有那不可打破的等級制度長久地銘刻在這些人的精神和思想,權貴們用鐵一般的道理告訴他們,不能反抗、不能有獨立思考、一切都要聽信於無比正確的政令和祭祀。
跪久了就無法站起,他們怕昊天、怕上等人和那高高在上的官吏,儘管有苦,可在沒有絕望之前還是在忍氣吞聲。
這些人心中或許早就已經絕望,只是還留著一些念想。
可這蝗災不可能是那一絲不著實際的幻想就能解決的,天下從來沒有掉餡餅的好事,要想解決災禍,就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一個勁在背後祈禱神靈能夠寬恕。
姬昱對這樣的世道很失望,可他更多的是感到悲哀。
現今距離蝗災發生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蝗蟲還在田地盤旋,只不過地上還有一群數不盡的蝗蟲還在貪心的吞食。
手拿耒、帶鐮刀,姬昱叫上了一眾心學弟子們,一起將黍稷殘剩的筋條和能夠燃火的木絨用耙刮到田頭。
“廣父,你在東面帶著四個道友一同挖兩尺深的坑,多挖一點再將這些碎薪木放在坑邊,六尺一坑,儘量分散,等到挖好之後在夜間一齊點燃吸引蝗蟲撲殺,藉助火勢,能夠將其邊打邊燒邊埋。姬皮去北,嬴叔虎去南,公叔造去西,我就帶著剩下的人在中間挖坑。”
“您說的以火治是要在夜間嗎?”
心學弟子們沒有治理過蝗災,雖有幾人經歷過,可也從未想過滅殺,只能被動性的接受,在分工安排上都是倚靠姬昱進行規劃。
“是啊,早在叫你們之前,我就在此地試驗了煙燻之法,不過那樣的煙只能趕跑蝗蟲,並不能實際性的將蝗蟲滅殺,過了一段時間那些蝗蟲又飛回來了。
滅殺蝗蟲需要從實際出發,蟲類在夜間喜歡在有光的地方活動,而升起火光就是為了吸引蝗蟲,用竹網鑲棍子上,再將其撲在火堆上進行撲殺,工具我讓家中的侍衛正在全力編造,白日就在近地放養雉鴨食其成蟲和蝗子,在治標和治本上都齊頭並進,要是大家團結一致,沒有過不去的蝗災。”
姬昱在制定好計劃之後也讓人將此計告知趙盾,還有就是儘快通知各方面的人群進行有效的抵抗蝗災。
這個時候的政令還沒有下達,只是在城中忙得焦頭爛額的趙盾卻是十分生氣。
“叫這些人釋出政令釋出政令!一個個都只是推遲請示,效率都去哪裡了?!這些該死的蟲豸,也不知道王孫之法是否可行,還是看到成效再說吧。”
城中的卿士,為那一道政令一直推脫,大卿不點頭,小卿不敢動手,就那樣乾耗著,可苦難的都是百姓啊!
趙盾在城中同樣悲憫。
“也不知這蝗災何時能度過。”
蝗災不容小看,太多的饑荒都是蝗災,史書上一筆人竟相食就帶過,可卻沒有想到其中百姓所經受的苦難。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