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二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

真人一眾往冀西之處而去,意尋汾水,此間事暫是不提。

話表取經人一眾,終是近了靈山,一路行進,入了西方佛地,但見此處果真與他處不同,路邊多有琪花瑤草,古柏蒼松,常見山下人修行,林間客誦經。

唐僧騎著白馬,見了周遭,道:“徒弟們,此處果真是佛家之地,我等可是近靈山了?”

行者道:“師傅,若是等閒時,我卻不可與你多說,但今時可說得一二,我等近便在靈山腳下,再走不到二三日,定至靈山。”

唐僧聞聽,滿眼墮淚,險些從白馬墜下。

行者將金箍棒收起,上前攙扶,說道:“師傅,你怎個這般姿態?”

唐僧道:“自東土行走而來,一十四遍寒暑,走過千山萬水,不知遇多少魔障難關,遭多少妖邪侵犯,今終將近,教我喜不自勝。”

行者道:“今苦盡甘來,師傅心中有喜,實屬正常,但切莫鬆懈。”

唐僧道:“自不敢鬆懈。徒弟,你卻不知,我不止一日夜裡曾想過,此殘生能否行至靈山,我今四十餘歲矣,不知還有多久光陰,常常思量,可會中道病逝,乃至曾寫書文,藏在我懷裡,若我中道病逝,去不得靈山,便請徒弟你代我行走,繼我袈裟,衣缽,錫杖,騎白馬再往靈山去。”

行者搖頭道:“師傅,但你心誠,故我等今行至矣。”

豬八戒挑擔上前,說道:“師父,你那書文在何處,可能給老豬看看?有無寫老豬分多少行李的?”

行者扯住豬八戒蒲扇耳,罵道:“你這呆子,找打!”

唐僧道:“徒弟,將八戒放了,八戒一路行來,亦有挑擔之功,今將功成,莫要胡鬧。八戒,書文之中,不曾有說分行李,若我身死,悟空代我行走,絕不可分行李。”

豬八戒嚷嚷道:“師父卻有些不怎公平,怎個師父若身死,教他做主,而非我與老沙。”

唐僧道:“你與悟淨若是做主,定生不良,非是悟空不足以往前走,但今不須有那等念想,我等將至矣。”

行者道:“師傅所說甚是有理,不必多想,今我等將至靈山,那等文書不提也罷。”

沙悟淨道:“大師兄所言有理。”

一眾談說之間,往前而去。

行得多時,忽見前方有一帶高樓,幾層樓閣,正是個‘靈宮寶闕,琳館珠庭’。

唐僧見了,問道:“徒弟,那前方可是靈山?”

行者掄著金箍棒,上前睜圓眼睛,細細一看,說道:“師傅,那前方的,非是靈山,乃是玉真觀也。此觀乃在靈山腳下,住在此處的,乃是個金頂大仙,我等要上靈山,須去拜會了金頂大仙才是。”

唐僧合掌道:“既如此,我等便去拜會一番。”

行者指定玉真觀,說道:“師傅,無須拜會,你瞧那處,可不正是金頂大仙。”

唐僧順著行者所指張望,但見一飄然真羽士正在那道觀山門,朝他等此處呼喊。

金頂大仙叫道:“那來的,可是東土大唐來取經的聖僧?”

取經人一眾聞聽,近了玉真觀。

唐僧下了白馬,走到山門前,合掌拜道:“拜見大仙,我等正是東土大唐來的取經人。”

金頂大仙笑道:“久候你等多時,十數年前,觀音菩薩便有言,奉佛老金旨,尋個善信做取經人,卻不曾說多久,我本以為二三年便是,怎料這一過,便是十數年。聖僧今行至,快快隨我入內。”

唐僧合掌拜道:“感念大仙盛意,在此久等,徒弟們,隨我一同入內。”

一眾遂與金頂大仙,一同入了玉真觀,金頂大仙看茶獻齋,又燒香湯,與取經人一眾沐浴淨身,待一眾沐浴後,天色已晚,便在玉真觀中歇息一晚。

翌日天曉,唐僧與三位徒弟在玉真觀中堂,見了金頂大仙,唐僧再三拜謝於金頂大仙。

金頂大仙將唐僧扶起,笑道:“聖僧不必多禮,今能見聖僧,乃我之幸也。”

唐僧道:“我與大仙相見,蒙受大仙恩情,本該在此處陪同大仙些時日,但今近了靈山,我萬不敢留,唯恐誤了大唐陛下與我的聖旨。”

金頂大仙笑道:“聖僧苦行十數載,終是近了,其心我自知得,這般,我相送聖僧,待聖僧功成再來時,可切莫這般快就離去。”

唐僧合掌道:“勞大仙相送,若是功成時,定來拜謝大仙恩情。”

金頂大仙笑著起身,要相送唐僧。

行者攔下,說道:“不勞大仙,我卻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