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心裡有沒有他,經過這些年,梁曦君的心裡比誰都明白。
外人只知道這宮裡的榮華富貴,誰又知道這後宮裡的寂寞呢?站起身來,梁曦君站在窗邊看著外頭,這宮裡的景色年複一年,一年一年,都是一個樣兒,他也想過,他當年的選擇是不是錯了,才讓自己進了這孤寂的後宮裡,要寂寞地過完這一生。
午時過後,小太子才從國子監讀書回來如今的小太子已經是五歲大了,前兩年太傅來給小太子啟蒙,教了小太子兩年,到了這一年小太子才去的國子監讀書。宮裡的皇子不多,只有兩位皇子殿下,大的為甄貴君所出,小的這一位是為後君所出,更是貴為太子殿下。因而國子監那兒除了這兩位皇子殿下之外,還有朝中幾位大人送去的孩子也在那兒讀書,這也是以後為兩位皇子殿下培養他們手下可用之人。
孩兒參見君父。”小太子殿下學了禮儀之後見了人也規矩了,在他君父這兒也是規規矩矩地行禮。
“皇兒到君父這兒來。”見到他的小皇子在他面前規規矩矩的模樣,梁曦君才是想到他的小皇兒如今是長大了,他的心裡在感到安慰的同時也有一些小失落,他這個君父不再是這個孩子的全部了。他的小皇兒有了他的玩伴,日後也會有屬於他的世界,他這個君父在他的眼裡也不是唯一了。
小太子殿下見君父對著他笑,他繃著的小臉也破功了,甜甜地喊了一聲“君父”,臉上帶著歡快的笑往君父的跟前去,被君父拉到了懷裡抱著。梁曦君摟著他的小皇兒就笑了,問著他的小皇兒今日去國子監學了什麼,太傅教了什麼,小太子都一一地答了。
對於小太子殿下懷有疑惑的,梁後君都能一一地為他的小太子殿下解梁曦君當年“鳳都第一公子“的稱號也不是白得的,這個人滿腹才學,若不是身為哥兒,進了這後宮,困於後宮之中,這人必定也是一個治世之才。小太子小小年紀就如此優秀,被國子監裡的先生們贊不絕口,這絕對是跟他背後教導的梁後君離不了關系。
若是不出意外,這太子殿下必定是這大鳳日後的主人。
宮裡和宮外,只隔了一面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在仲秋十五之前,趙先知的馬車也回到了鳳都。
趙源騎著馬跟在馬車的右側,他們到了一個小院門前,馬車就停了下來,跟著騎馬的漢子們也拉住了韁繩,勒住了馬匹“咱們到了。”
“少爺,您可回來了。”小院的門開啟,出來的老奴剛好見到他家少爺被人扶著下了馬車,頓時是雙眸都濕潤了,他在這鳳都城裡日盼夜盼,他們]家少爺總算是回來了。他知道他們少爺擔心他年紀大了,跟著去北地吃不了那兒的苦,才是把他留在了鳳都。
他們少爺這一去就是整整的三年,連一步都沒有回過鳳都,他的心裡能不擔心嗎?
趙先知見到這個照顧他多年的老奴,心裡也是把他當成了半個親人。知道他是許久不見他,心裡一直都在掛心他,趙先知走過去喊了一聲阿叔,笑道,“我這不是好好地回來了嗎?不用擔心,我在外頭不會虧待了自己的哪裡能不虧待啊,他們少爺這一趟去了回來又黑又瘦了,可見在北地的日子過地不好啊,老管家在心裡抹了一把淚,只知道他們家少爺在外頭吃苦頭了。
一行人往小院裡進去,趙源跟在他的趙大人的身邊是寸步不離。
趙先知帶了趙源回來他小院這兒,他和趙源之間的事趙先知也沒有打算瞞著這個照顧了他多年的老奴,只簡單地把他們的事提了提,說趙源在北」地照顧他良多。不過也是對虧了趙源,他在北地的事才能辦地如此地順利。
多謝趙公子。”老管家聽到他們少爺說這人照顧他良多,心裡也默許了這人留在他們少爺身邊,只要他們少爺喜歡就好,這人對他家少爺好就是了。如今哥兒當官也沒有不允許婚嫁了,他們少爺能找個漢子照顧他也是好事,他的心裡為此也歡喜,他還怕他們少爺一直當著這官要孤身地過完這輩子,如今倒是不必擔心了。
趙源忙地說不客氣,這是他應當做的,他對這個照顧了他的趙大人多年的老管家也是尊敬晚飯的時候,老管家讓廚房裡的師傅做了一桌子的菜,擺上來的都是大盤大盤的菜。
趙先知見到這一桌子的菜頓了一下,就明白過來老奴的心思了,無奈地笑了笑。他對肉倒是向來都不太喜,不過這一桌子的肉倒是合了某個漢子的胃口,狠狠地吃了一頓飽的,倒是一點都沒有浪費老管家的好意隔日兩個人又一同進宮去了。趙源是鎮門關的將士,皇帝親手提起來的人,這一趟回來他也是有他的職務要去辦,正好兩人就一塊進宮面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