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章 龍骨車

後來由諸葛亮改造,用於蜀漢集團農業種植。

也有人取名叫孔明車的,這很沒道理,畢竟諸葛亮只是改造應用,不屬於他的原創發明。

改造後是新的,用他的名字命名很合理?那就沒事了。

趙泰抄的水車是立起來的筒車,像圓形風車的那種,在有水流動的地方不需要人力就可以自己執行。

當然也可以用人力,死水處才用。

不同於那些匠人看不懂,造不出的現代物件。

筒車的存在讓匠人由衷的心馳神往,建的時候津津樂道,建完執行的時候驚歎連連。

提起來就對趙泰一頓猛吹,看那筒車就像是看神物。

傳出去能利國利民的物件,誰又敢說不是神物,至少這東西只要知道原理就能造。

抽水泵?那算了,給趙泰發展十年都不一定能自主造出來。

大量磚瓦產出,讓趙泰治下的建設能力更上一層樓。

除了運用在住房建設上,還應用於別的地方。

例如磁鐵礦附近,現在已經在建造冶鐵爐,木炭更是在開闢道路的時候從沒有停過燒製。

土地沒有開墾,在大後方沒有建起來之前,土地暫時被趙泰給拋到腦後,全靠他輸血硬撐。

在這段時間裡,匠人部最忙最苦,同時也是除軍隊以外人員最多的部門。

完善程度遠不是如刑法,教育,戶籍管理這些部門可比。

就連情報部,軍隊這些都比不上,這裡指的是各部門的人員及制度完善,非按人數比較。

畢竟比人,誰能比得過軍隊。

在建冶鐵爐的同時,趙泰也在道路貫通的第一時間,同意了齊周及匠人部遞交的下一步動向。

那就是運磚瓦到飲馬泉,規劃出一片地方建窯燒製石灰,用來建造各種居所。

水泥?趙泰可沒那麼大的精力輸送那麼多水泥過來,就像他定下的策略一樣。

可以比不上後世,但必須要學會自給自足,靠他一個人明顯是不行的,除了技術。

“這模式有黑心老闆的即視感,土地不開墾種植,專搞建設卻只需要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資。”

“比如糧食,布匹這好幾個種類。”

偏偏趙泰設立的是以工代賑制度,按個人幹活所得計分,也就是工分一樣的東西,再用工分換物資。

想換多少都行,趙泰足量提供,用勞動所得換取豐衣足食,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也正因為大搞建設,在這飲馬泉周圍必須好好規劃一番,這方面趙泰沒有第一時間在另一個世界釋出有獎懸賞。

因為他這裡還沒有探明周圍地勢,水的源頭,洩水口,哪怕是哪有山洞都不能漏掉,必須做到應用合理。

水要牽引建渠,兵工廠要隱秘安全,那都是要考慮的事情。

“還有電的問題。”

趙泰看著飲馬泉,想到還未探明的洩水口,水力發電這四個字就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喜歡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