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不知對內聖外王見解如何?”
這到是稀奇了,沒想到韓庘居然還會反問。
“內備聖人之至德,施之於外,則為王者之政。”
原本的意思就是如此,沒想到在趙泰回答後韓庘卻搖了搖頭。
“屬下卻覺內聖外王之道,當以內施仁政,輔以手段助治下強盛,外施兵鋒以為鹹服,於敵而言,要麼臣服,要麼滅亡,不以仁德為外交。”
如果之前趙泰是要測韓庘的心性,認為他是戰場暴君的話,這下就真是驚了。
因為他這解釋不止跟莊子產生分歧,更是與儒家思想背道而馳。
孔子“內聖外王”政治思想中,體現了道德與政治的直接統一。
儒家無不講道德,無不談政治,認為政治只有以道德為指導,才有正確的方向。
道德只有落實到政治中,才能產生普遍的影響。
沒有道德作指導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這樣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難以長久的。
反正搞什麼都講道德,這本沒有錯,但對外的話就不適用了。
趙泰不知道儒家思想本義是什麼,但韓庘肯定夠不到儒家的邊。
總之他想表達的就是對自己人好,對敵人那就亂殺,直到臣服或滅亡。
說真的,趙泰從來沒覺得有誰對他的脾氣,但現在有了。
“哈哈哈哈,好,好一個另類的解釋,好一個內聖外王。”
“韓庘。”
笑過之後,趙泰突然沉喝一聲,把眾人從震驚中喝醒。
心裡是五味雜陳,他們知道,哪怕韓庘這計謀沒有成功,只是這番言論就已經在趙泰心裡佔了很高的比重。
而且等他們回過味來,才發現趙泰叫韓庘時用的是將軍,而不是正牙將。
將軍跟牙將,那可還差了一個大級別,也就是說,趙泰從一開始就有了重用韓庘的打算。
哪怕最終只能坐到一軍之將,那也是重用無疑。
“屬下在。”
“此計由你提出,那就交由你去做,不得有誤。”
“屬下接令。”
“不過明公能不能調一批油紙交給屬下,以免炸藥引線受潮誤了大事。”
對於韓庘這麼細節的要求,趙泰哪有不應的道理。
油紙肯定是有的,不然炸藥包沒辦法長久儲存。
韓庘一鳴驚人,對比在座的將領,就顯得平庸了許多。
但出了這麼個人物,也足夠趙泰開心的了。
至少證明了他自己培養人才的想法沒有錯。
就是韓庘自取的表字,讓趙泰有些不敢恭維,可以說真的很隨和了。
喜歡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