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這戰場就交給你們了,如何做我不會過問。”
這次不比上一次,朝廷大軍不止有攻城器械,還有弩跟霹靂車。
他要是還像之前一樣欺負褚燕沒有弓兵,站在城頭看風雲變幻。
那就不是鼓舞士氣,是在拿命當賭注了。
想想漫天箭雨落下,臉盆大的石頭從天而降,那不是在拿命賭是什麼。
趙泰很識趣的走下城牆,讓周平等將領鬆了口氣。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說的就是趙泰這種型別的人,屬下考慮上位者的安危,實際也是在為自己考慮。
“明公放心,屬下已知會高將軍處,無論如何朝廷大軍都攻不進來。”
說是這麼說,但周平卻對敵人沒有絲毫輕視,畢竟那弩可不是開玩笑的。
弩的射程有三百至四百步,也就是近四百五十或六百米距離,已經足夠對趙莊造成火力壓制。
那霹靂車雖砸不倒城牆,殺傷力也沒想象中大。
但它的聲勢足夠大,對守城人員的心理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石頭落下的轟隆隆巨響,擦著就傷,碰著就骨斷筋折的威力,誰敢說能在面對時泰然處之。
要是一個運氣不好,就會被砸成肉泥,那對士氣的影響可謂巨大。
遠處戰鼓聲開始變得急促,原先被氣得臉色鐵青的公孫瓚在這時露出了笑容。
只見他手一揮,旗手及時的打出令語,那已經到達射程範圍內的弩兵忽然仰躺在地。
雙腳抵住弩身,雙手奮力拉開弩弦,旁邊的協助人員把弩箭放上去。
“放。”
這類弩手被稱為厥張,自秦朝時就有的職務,但要說弩的發明還得是春秋時期,到了漢代弩的應用更加普及和強勁。
與之相配的還有強弩將軍,厥張司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現在隨著將領的聲音落下,機擴夾雜著弩弦跟弩箭發出的聲音響起,在空中形成一片如飛蝗般的箭雨。
像是一片烏雲,正從空中呈拋物線落下吞噬整個趙莊。
霹靂車長臂上裝的石塊,也呼嘯著破空,一時間竟壓得周平等人毫無還手之力。
只能頂著盾牌硬扛,同一時間在這霹靂車跟弩箭的掩護下,盾兵及雲梯,衝車正以最快的速度往城牆方向移。
霹靂車跟弩的壓制時間是有限的,要是能一直使用的話,還用攻城幹什麼。
首先是石頭和弩箭的消耗,其次就是弩手的體力問題。
在漢朝,弩的張力為十石,按後世的單位衡量也得有六百斤,放在漢朝就恐怖了,那是一千二百斤的張力。
哪怕這些弩手再是精挑細選,力量再大,也射不出幾箭。
但毫無疑問,哪怕弩兵的缺點再明顯,他也是古代戰爭中的主力軍。
弓箭手要訓練三年才能合格,但弩兵只需要訓練三天就能成軍。
其中差距有多大不言而喻。
弩兵之所以能訓練得那麼快,但歸功於漢弩在用於瞄準的“望山”上增設了刻度,相當於現代步槍的標尺,提高了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