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盡了辦法,卻還是種得多收得少,一方面是因為天氣及土地的原因,一方面還是因為種子。
當看到那些百姓要麼用耒耜翻地,要麼就是以人力拉犁翻地的時候。
趙泰還是嘆了口氣,因為這怎麼看都是落後,可又不得不這麼去做。
“國讓,你可知在井陘的煤,還有蒲吾的鐵礦探得如何了?”
農具用的是木製品,或是骨製品,還是一鍬一鏟的翻土,趙泰看著都費勁,還極沒有效率。
鐵製品農具,這是趙泰接下來要下手的目標。
牛馬這些牲畜不容易解決,但要是每家每戶都有鋤頭跟鐮刀,這種地效率起碼能翻兩倍。
在金屬缺少的朝代,用鐵來造農具給百姓用,肯定又會有人認為趙泰發瘋。
拿來打造兵器盔甲都不夠用,卻用來造農具,那不是瘋了是什麼。
可趙泰偏就要這麼幹,他有更先進的鍊鐵技術,更要搞熱武器。
那把鐵用來造農具給百姓用算得了什麼,有熱武器的勢力會擔心鐵落到百姓手裡,然後被百姓打造成兵器盔甲造反?
別人本身不夠用,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在其中,可趙泰不會。
這鐵製農具他造定了,百姓要是過得好,農具不會變成武器,過得不好那變成武器只能證明這是應該。
聽到趙泰問鐵礦跟煤的事,田豫還真不知道,因為這事趙泰交給了齊周,也只有他最懂找礦的事情。
“這屬下不知,文書也從未出現關於礦的資訊。”
“主公,屬下知道一些,齊主簿曾說已經有了眉目,過幾天就能確定位置,因為還沒找到所以齊主簿並未告知主公。”
尤闞是主記室史,每天都要跟各種官員接觸,齊周跟他提過一嘴,他這才記了下來。
“通知中濟儘快吧,這鐵礦有大用。”
眾人只以為趙泰要用鐵造兵器,也沒想到造農具這個方向,畢竟這麼奢侈的事情沒人能幹得出來。
“屬下回去後便與齊主簿說一聲。”
現在是一月中旬,到四月還有兩個多月,農具肯定造不出多少,但只要造出來就可以慢慢在常山郡普及。
原本像鋤頭或鐮刀,在漢朝是有的,只不過因為缺金屬用得起的人很少。
即使世家也用不起太多,還只能偷摸著用,鹽鐵專營可不是光說說那麼簡單。
哪怕這漢末管理沒那麼嚴格,不過只要制度存在一天,就沒人敢明目張膽的弄,除了趙泰這個誰都不敢管的。
一行人走走停停,當趙泰看到一塊地裡有牛在犁地的時候,再對比費力翻地的百姓,心裡滋味難明。
“主公,這是何家的地,原真定縣丞何揚的那個何家。”
熟人的名字,要是周平不說這麼一句,趙泰還真想不起來何揚這個人。
“何家籤沒簽字據?”
“稟主公,沒簽,不止何家沒簽,連田家方家都沒簽,因為這事郡內世家還痛批了三家一頓,還因此把三家孤立了起來。”
這三家竟然沒簽,出乎了趙泰的意料。
還被孤立了起來,趙泰到是好奇這裡面的出了什麼問題。
喜歡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