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七章 枯木逢春只一瞬(下)

光義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如就在此林中拿下王饒,契丹和王饒勾結的罪名便是坐實。

趙匡胤將部下人馬全部分散隱匿與林中,一幹被俘虜五花大綁的契丹弓箭手被扔在地上痛苦不堪,如此,王饒一拖再拖,終於還是帶著一小隊人馬進入洋澱坡下的密林,徹底詫異。

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他亦很快地明白此事絕對橫生變故,剛想拔馬轉身要撤離,趙匡胤的部下已經從四面八方團團圍住王饒。

這幾乎就是敵我太過於懸殊的戰事,毫無可爭的必要。

左右之人制住王饒的時候,他並不看趙光義,只是盯著趙匡胤突然笑了出來,“你還記不記得,跟隨先皇的時候,你還是個孩子。”

“記得。”趙匡胤輕輕地擦拭劍身。

王饒看著他手中的劍,掙紮揮落左右人的掌控,“你不用如此,你此時還不敢妄自隨意地處決了我。”他已近暮年卻因戎馬一生身手仍在,此時卻不願受制於人,自己凜然站於一幹俘虜之前,趙匡胤見得他也並沒有什麼傷人的舉動,便也就隨他。“王將軍,我尚還記得,忘的是你。”

“我忘?呵呵,天下,這兩個字,若是想要記得,便要付出我如今的代價。”

趙匡胤看著他站在自己面前,此時仍算的戰場之上,只不過此次,他竟是要押了自己的同伴回去。一時滋味難言,他轉過身去,以背相對便不願再多表露出什麼。

王饒冷靜得很是出乎在場人的意料,他轉身看著趙光義,“我從未想過,趙匡胤也會是一個能留住人心的人。還是佛祖普度眾生,恰好遺缺了王饒一人?”

趙光義只是搖頭,“王將軍可還記得那日我與大哥初入汴京,我便說過,光義跟隨大哥。”

那一日第一次相見。

王饒很明顯上下地打量他,突然地念了句,”趙光義。”隨後看見他腕上的鐲子笑得意味深長,”果然好名字,日後必能成大功業。”

”不及王大人,光義不過跟隨大哥。”

王饒憶起了那句話,抬首深深吸氣,“我只要天下,不擇手段。今日不是未曾想過,只是嘆息來得太快。”

眾人都知趙匡胤與王饒乃算得舊年裡出生入死一起拼殺過來的,雖然年歲相差甚大,但一向私交不錯,日前還傳著,說是王府的小姐可是看上了趙將軍,這一時林中人馬雖多,俱是不敢多言。

沉默之時,趙匡胤一直未曾轉身。

嘆息無用,總須直面,他抬臂剛想要發令全部押解回去面聖,卻忽然聽得光義一旁的喊聲,隨即立即能夠感覺到身後的王饒突然沖過來和隨之的劍氣。

幾乎就是一瞬間,在所有人都沉默放鬆了戒備之時,王饒身形極快突然拔出右方方才制住自己計程車兵佩劍,直直地沖向趙匡胤。

距離不遠不近,速度極快,趙匡胤亦不是尋常身法,何況他背後不知戴著些什麼,類似劍鞘的東西,一時縱使王饒近身也還能抵擋一些氣力,總之無論如何,趙匡胤最好的方法就是原地背對不動,以背後之物暫時擋避再做閃避。

可是這唯一的機會,所有一側來不及阻止的人看在眼裡,都低聲喊了出來。

趙匡胤的反應竟然是就那麼直直地轉過身。

王饒孤注一擲不要命般刺過來,他轉身之後的時間只來得及用手去接,霎時劍尖沒入體中,鮮血如注。

趙光義不可思議的看著他,以他的膽識,他不可能做出如此愚蠢的反映。趙光義扶住他身體的時候,明顯地知道了原因,他不想他背上戴著的東西被毀。

那麼寧願以身相接,也不肯傷了的物事。

是什麼。

趙光義突然覺得自己當時在鳳凰臺下的想法果真很對,一個想要天下的人,不該有了牽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