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夏最權威武道研究類期刊的編輯,他們也對明星效應十分反感。尤其是看到那些明星打打擂臺就能賺成百上千萬,而前線浴血奮戰計程車兵九死一生才能賺到十幾萬的津貼,就更是覺得不公平。
但不公平又有什麼辦法,這是一個商業社會,一個娛樂至死的社會,就是有人願意為武道明星們的打鬥掏錢,就是有廣告商願意投入巨大的資金來贊助。
明星們一次戰鬥幾十萬入賬,一個廣告幾百萬入賬,一個簽名會幾萬人蜂擁而至,隨便說一句什麼話就成為社會風潮,登上各種娛樂雜志的頭條。
甚至於,《武者之路》每期銷量十四萬多冊,已經是華夏所有研究類期刊的頂尖銷量了。
但專門刊載武道超級聯賽訊息的《超級聯賽報道》是多少銷量?每期八十萬!
專門刊載武道明星八卦新聞的《星八卦》多少銷量?每期一百三十萬!
自從戰爭開始之後,娛樂新聞在管制令的影響之下減少了許多,但是翻開報紙,依然能夠在頭版看到“鹿子龍赴南極冰川訓練,下賽季即將強勢回歸”和“晏穎密會松山老闆,驚爆眼球的轉會或許浮現”等各種新聞,受到的關注怕是比頭條上那篇記者出生入死才寫出來的“前線二十九天記”還要更多。
風氣如此,社會如此,編輯們也很無奈啊。
“價值觀和社會風氣,不是我們說說就能扭轉的。”高遠道:“不過戰爭來了,我想這方面國家和軍方還是要控制一下的。”
眾人點頭,卻也有人憂心忡忡。
“最近媒體管制的越發厲害,所有文章都要經過輿論檢討委員會的審核才能發表,我們下個月的文章,有兩篇到現在還沒過審,說是有敏感詞。”褚一凡道。
“戰爭時期,難免的。只希望不要矯枉過正,那就失去了本意。”高遠意味深長的道。
沒有人說話了,大家都是聰明人。戰爭令發布之後,國家和軍方的一些做法見仁見智,但是這些想法,就不適合在這樣的場合聊了。
“來吧,喝酒。”邵博舉起杯子。
這頓飯吃的倒還愉快,最起碼讓高遠知道了自己的名氣。
晚上,高遠回到了三姝研究所,又跟何家三姐妹趙家五兄弟閑扯了一通。
等回到自己的小房間,躺在行軍床上,高遠總算有時間回味這些天的經歷。
他從懷裡摸出個拇指大小的微型投影機,輕輕一捏,開啟底部的電池倉,換上剛剛路上買的老式電池。
雖然在月球上放了幾十年,但那裡氧氣稀薄,元器件不容易被腐蝕,再加上早些年的東西質量真是不錯,用料也都考究,機器居然還能運轉。
就聽“咔咔”幾聲輕響,投影機的機頭射出一道鐳射,投射在天花板上。
雪白的天花板,出現了影像,有點模糊而且沒有聲音。看樣子,時光還是留下了瑕疵。
一個戴著草帽的面孔出現,半張臉遮擋在草帽的暗影裡,只露出布滿刀疤的下巴。
嘴巴蠕動,看不出在說什麼,然後鏡頭就緩緩的挪開。
呈現在高遠眼前的是,一座無比繁華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