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帝京,芬芳落盡,柳絮翻飛。
宣國公府之內,丫鬟僕人雖面色焦急來往匆匆,卻依舊謹守規矩,未見失禮。
跟在管家身後入了內院的老太醫捋了捋鬍子,暗自感嘆,不愧是當年跟著太祖的開國勳貴,即便如今已式微,底蘊依舊不俗。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有錢,任性。
這富麗精緻的院落與雅緻奢華的內飾讓頻繁來往於勳貴朝臣之家的老太醫心裡也好生羨慕了一把。
不過他今日來是為了宣國公的掌珠,據說這幾日病得極為嚴重的嫡小姐。
那位嫡小姐是宣國公膝下獨女,自出生起就備受寵愛,且因為宣國公一脈向來子嗣不豐的緣故,這一代唯一的女孩兒更是受盡萬千寵愛,嬌養得金尊玉貴。
宣國公府兩兄弟,總共兩子一女三個孩子,她作為長女反而最受眾人喜愛與重視,也是京中少見的稀奇事。
一路被人引著進入小姑娘的茗闌院,老太醫當頭就看到了神情凝重的宣國公同其弟弟,兩個清俊出色的大男人守在廊下,看模樣是專門在等前來診治的大夫。
這嫡小姐果真是宣國公府的嬌寶貝,他出診京中這麼多府第,哪曾見過為了一個小輩這麼大陣仗的人家。
“多謝王太醫願意入府。”宣國公上前見禮,強壓著焦躁的心情和人寒暄了兩句,等對方緩了一口氣之後,立刻同弟弟相伴太醫左右,將人送進了內室。
小姑娘異常奢華的閨房之中,兩位美貌貴婦此刻正安靜的坐在床榻前,小心翼翼的給高熱昏迷的小姑娘擦汗。
等看到床榻上小姑娘的容貌,老太醫嘖嘖稱奇,果然像京裡傳言說的那樣,姿容甚是出眾。
雖說如今年紀尚幼,但也可窺見日後的美貌,也難怪前來宣國公府求親的人家一年比一年多了。
“有勞王太醫了。”
作為宮中太醫院裡有名的兒科聖手,王太醫也是第一次入宣國公府,這同他說話的貴婦清麗動人,柳弱花嬌,想來是宣國公夫人了。
他同兩位貴婦見禮之後,開始仔細給小姑娘摸脈,望聞問切一套流程下來,他心中已有定論。
肝氣鬱結,情志不舒,加之受了春寒,因此高燒不退,老太醫心裡有了結論,就病情來說並不算嚴重,但看著床上緊閉雙目的小姑娘,他心下稱奇,小小年紀,肝氣鬱結倒是少見,也不知道到底是遇到了什麼事。
不過這些和他無關,他仔細將診斷結果告知了眾人,看過之前的方子重新調整用藥之後,宣國公夫人滿臉憐愛的將藥汁小心翼翼的喂給了女兒。
藥汁入口,蘇怡安被苦得勉力睜開了眼睛,眼前是滿臉擔憂的父母與叔叔嬸嬸,她緩緩眨了下眼睛,朝他們露出一個安撫笑容,就又再度閉上了眼。
不是做夢,她,確實回來了,回到她十歲的時候。
家族親人俱在,父親母親叔叔嬸嬸安好,還有她的兩個弟弟。
宣國公府,依舊是雖然有些式微但根基還算深厚的宣國公府。
她慶幸著,心中安穩,卻又沒來由的有些慌張失落,但很快,生病導致的虛弱讓她再顧不上這些,在藥汁的作用下安穩睡去。
暖融融春光中,蘇怡安靠坐在臨窗處的軟榻上,盯著院中花壇裡那從被精心侍奉的牡丹,目光不動。
正值花期的富貴花,一朵一朵盛開得極其鮮妍,沉甸甸的垂在花枝上,迎著微風盡情展露自己的美麗。
鮮活,漂亮,又生機勃勃。
她安靜的坐在這處,看了許久的花,直到擔心主人身體的大丫頭低聲湊過來勸說,才慢吞吞的回了內室。
大夫叮囑她要少吹冷風,全家上下無不將太醫囑咐奉為圭臬,對她的一舉一動看得極緊。
父親和叔叔去上朝,母親在處理庶務,嬸嬸帶著兩個弟弟回孃家探望生病的老大人,所有人都按部就班,井井有條的生活著。
蘇怡安嘆口氣,接過大丫頭碧玉遞來的養身湯,小口小口的喝了起來。
即便她如今切切實實的在這裡,偶爾還是會有種不真實感,好像隨時都會從美夢裡醒來,睜眼後又是隻有她自己的現實。
她做過很多次這種夢,尤其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後來或許是年紀漸大,時光流逝,又或許是有崔洵在身邊,這種夢漸漸做做的少了。
想到崔洵,她喝藥的動作頓了一下,既然她能回來,那崔洵說不定也可以。
她這麼想著,打算有機會的話去見一見人,如果真的回來,就兩人合力做些事情,如果沒回來……
蘇怡安看著玉碗裡的褐色藥湯,深吸口氣一飲而盡,就算只有她自己,也會努力力挽狂瀾,改變未來。
“小姐喝過藥了?”處理家事的間隙,陳氏詢問身旁的大丫鬟。
丫鬟點頭,將自家小姐今日的情況一一道來,事無巨細,讓認真聽著的宣國公夫人放下了心。
“等會兒忙完我去看看恬恬。”陳氏合上手上的賬冊,同莊子上和府裡負責經營外面商鋪的管事又聊了一會兒,這才起身去往女兒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