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宅。
胡翊昨天回來後,帶著胡令儀放鞭炮玩,折騰了半夜。
他沒想到,這一晚上,親爹、親哥哥都沒有回家。
叔父胡惟庸何時回來的,他也不知道。
第二天早上,胡翊醒來時,看到胡惟中還在院子裡坐著,手中對著賬本之類的東西,居然熬了個通宵。
胡顯一會兒回了家,也是倒頭就睡。
一直等到天都快黑了,這一家人才算是聚齊。
柴氏今天買了許多菜,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把胡惟庸一家人也請過來坐。
如今,胡家四人為官。
胡惟庸正三品太常寺卿,胡惟中正五品上林苑監左典簿。
胡顯因為跟著老爹混了七八年,有些老兵資歷。
得以做了正九品漕運司廣積倉副使,就是個看管倉庫的官,相當於是管著一個看倉庫的保安大隊,他是副隊長。
胡惟中作為一家之主,此時端起了酒杯,開口說道:
“翊兒一向都在宮裡,今日我們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坐在這兒,才算是過大年了,正巧,他又因為醫治好長公主的頑疾,陛下授了他正四品官,真是大夫和將軍都叫他當上了,這也是咱們老胡家的喜事,咱們一起慶祝慶祝。”
胡翊不在的這段時間,胡令儀多少懂了點禮儀,這要是擱在以前,必定是已經站起來動筷,手跟筷子一起上,不斷往嘴裡扒食吃了。
今天則不然,胡令儀主動問胡翊道:
“二哥,你餓嗎?你想吃那個煎魚嗎?”
胡翊被這小吃貨逗樂了,知道是她想吃,連忙夾了一塊魚肉放在胡令儀的碗裡。
小丫頭片子瞬間就眉開眼笑的,滿眼都是小星星,吃的不亦樂乎。
胡翊不禁心中感嘆起來。
做小孩真好,無憂無慮的,天真爛漫,那些糟心的事情不知道,也不會去管。
胡惟中趁著這時候,在大家最高興的時刻,終於又宣佈了一個重磅的訊息:
“翊兒,顯兒,你們還不知道咱們老胡家一樁更大的喜事吧。”
胡惟中顯得激動極了,興奮又鄭重的說起道:
“你們的叔父,最近因籌運北伐糧草立功,又在開國大典上辦的漂亮完滿,陛下龍心大悅,李丞相昨日向陛下提出請求,陛下已經恩准將他調進中書省,擔任李丞相的左右手了。”
調進中書省,做李善長的臂膀,那麼胡惟庸現在的官職便等於是參知政事了。
幾乎相當於副丞相的官位。
看到大哥胡惟中如此的抬舉自己,胡惟庸立即擺手道:
“大哥過譽了,正式在李相手下任職,官位應當是從二品的參知政事,我只是以正三品太常寺卿借調去中書的,陛下和李相,現在不過是在考驗於我,名義上還歸屬於禮部呢。”
胡惟庸面上雖然顯得謙虛,但依舊難掩那一臉高升後的喜色。
胡父則是說道,“如今我胡家叔侄父子,足有四人在朝為官,也算是祖墳上冒了青煙,要等到空閒時候回一趟老家,修葺祖墳,重開我胡家祠堂,也好光宗耀祖,將這些榮耀記載進族譜啊!”
此時的胡家屋內,所有人都是異常的高興。
唯獨是胡翊,臉上跟著在笑,心裡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從明天開始,叔父就要進駐中書省了,雖然名義上還是太常寺卿,實則已經開始行使起副相的職權。
看似距離案發還有十二年。
實則,今日之後,他和全家人已是站在命運的拐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