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骨藥每天浸泡三次,至少需得三天,才能使藥效到達腳骨,逐漸軟化。
這個軟化也是相對而言的,畢竟人身上的骨頭,再軟又能軟到哪裡去?
等到軟骨的療效達到最大化,至少又需要十餘天時間。
可以說,治腳的軟化工作就做了半個月,胡翊為朱靜端治腳到現在,攏共才一個月出頭。
這樣算下來,真正治腳的天數加在一起,也才二十幾天。
胡翊的想法很簡單,他想讓朱靜端再多泡幾天腳。
因為這個軟骨的藥,只要停上三天,藥效基本就散盡了,到那時朱靜端的腳骨恢復正常,走路也就沒有了問題。
只是,這次為了開國大典,強行斷開了治療,後面為了徹底除根,還是要重新恢復泡腳的。
重新恢復泡腳,軟骨藥又得泡半個月,那種難以忍受的痛苦又要持續很多天。
胡翊出於這個因素,想叫朱靜端少受一些苦,所以至今沒有讓朱靜端停藥,這些話之前也對馬秀英解釋過了。
怎奈是胡三孃的一番話,把朱元璋和馬秀英那顆焦急的心,又給勾起來了。
畢竟過完今天,就只剩下六天時間,當父母的焦急也是正常的。
這終究可是關係到女兒清名的事。
史書上不會用多餘的筆墨,去記載一個公主是瘸子,也許,這個公主在史書上甚至連名字都沒有。
但是,一旦到了開國大典上,則性質就變得完全不同了。
萬眾矚目的開國大典,接受冊封的公主若是個瘸子,是要被記載下來的。
那麼,後世之人都會知道,明洪武年間,有一個公主,是個瘸子,在大庭廣眾下瘸著腿接受過冊封,她的名字叫朱靜端。
也許此事與別人無關痛癢。
馬秀英和朱元璋則不然。
朱靜端雖是養女,卻如同親生女兒一樣,這兩夫婦心中對她更是多有虧欠,於心不安。
細想起來,也絕對沒有一個腿腳不利索的人,願意被別人稱呼她為瘸子的,更別說還要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讓後世的人都知曉有這樣一個瘸子。
朱元璋一焦急上火,就容易控制不住發怒。
他的怒聲,讓本來就難以入睡的朱靜端,又一次憂心加重。
夜半時分,朱靜端穿上胡翊為她特製的木鞋,忍著疼繼續在屋裡走路。
第二天,胡翊再來的時候,馬秀英又詢問了一遍朱靜端腳傷的事,再次得到了胡翊確切的答覆。
胡翊並未發現,這天開始,朱靜端就沒有再泡腳了。
反倒是到了當夜,許公公大半夜的來敲他的門,在門外焦急的道:
“小胡大人,快快開門啊,你叔父有緊急的事,要咱家過來遞個話。”
胡翊把許公公讓進屋裡,許公公滿頭大汗,喘著粗氣也顧不上歇了,趕忙對胡翊說道:
“胡惟庸大人叫我問你,給朱姑娘治傷的事,你有把握嗎?主公今日親自找他,叫他在開國大典當日,為朱姑娘的冊封做好萬全的準備,若是出了岔子,不僅你得吃罪,就怕胡惟庸大人辦不好差事,也得倒黴呀。”
許公公告訴胡翊,胡惟庸接到訊息馬上就來找他遞話,現在還等在宮外,冒著寒風等著胡翊的回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