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叫“一戸建”的住宅。
由一個小院加停車場、部分私有道路,2至3層的木造小樓構成,面積約在100平米到300平米之間。
…………
70年代開始,公寓式的,即單元式的住宅,開始在東京、大阪等大城市流行。
但是,普通家庭的住宅,還是以“一戶建”為主。
雖然這種“一戶建”外形多種多樣,但其實建築材料都是用木結構建造的。
木結構建築建造起來的房屋抗震,耐久,建造週期短。
即使是300平米的木屋別墅也只要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拔地而起。
…………
木結構房屋造起來如此之快。
這主要歸功於木結構部件的標準化生產。
在rb木屋生產車間裡,原木經過操作檯一加工後,就可以準確的被加工成牆體、門、窗戶、屋樑等各個部件,然後經過有序整理運輸到工地……
只要幾周時間就能組裝出一座房屋。
透過工業化生產,使得建造速度、人工耗時、包括後期裝修的健康問題,這種一戶建比起傳統磚混結構的房屋,在rb有著絕對の優勢。
…………………………
灶門五郎的夫人和兩個孩子,正在哭哭啼啼,接受當地派出所的筆錄。
除了兩位派出所的警察,周圍還圍著一圈煤礦工人,灶門五郎在這個社群頗有聲望,除了擔當生產車間司長,他本人也在煤礦工人自治體擔任要職。
信長鳩和岐夫太郎上前詢問,得知灶門五郎在回家路上,遭遇一群暴走族拖入巷子內,十幾個人一起圍毆,五郎被打暈後,這夥人搶走了他的公文包。
“請問,還有什麼財務丟失嗎?”負責記錄的年輕警官,詢問道。
“沒有了,公文包丟了。五郎,他也被打的不省人事……嗚嗚嗚……”灶門五郎的夫人,哭哭啼啼道。
“錢包沒有丟失嗎?還有灶門五郎先生的手錶?”信長鳩插話問道。
這個時代的人們,身上都帶著現金。特別是灶門五郎這種仗義疏財的性格,錢包裡金額一般都不少。
灶門五郎帶的手錶,精工旗下的冠藍獅。
這是他當上煤礦生產車間主任之後,岳父贈予他的。
這款手錶,信長鳩印象很深刻。
當初,灶門五郎在餐廳內炫耀岳父贈與他的禮物。
這款手錶的藍鋼指標非常亮眼、錶針的打磨已經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做工及打磨確實沒得說,細節處理非常到位。
當時,餐廳裡一眾人用放大鏡看,真的找不到一絲瑕疵。
這一款冠藍獅的價格要40萬日元。
錢包和手錶。
按照,北海道地區暴走族的辦事風格,這是必搶的兩件。
…………
“沒有……錢包、手錶都沒有丟。”灶門五郎的夫人,抽泣著回答道。
“只搶了公文包啊……”信長鳩明白了。
他的腦海裡浮現出兩個名字。
喜歡東京1979之陽泉酒家請大家收藏:()東京1979之陽泉酒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