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章 投身抗戰 隨隊轉移

在醫院門口,八秀遇到了一個身穿白大褂的女軍醫。她上下端祥著,終於認出了這個人,驚喜極了,呼喊著:“小楊!是你啊!”

“蘇姐,是我啊!這幾年,我天天想你。那年,你為了掩護我們,被白匪抓住了吧?我可傷心了!”小楊滿面笑容,握住八秀的手,親切地說道。

“是的,我被一個國軍團長給救了。北伐時,他受過重傷,我曾救治過他,他感恩吧。我沒有找到你們,就回了家。這幾年,你怎麼過來的?”

“我當過交通員,搞過地下工作。新四軍一成立,我被派到南昌、武漢做聯絡接待工作。現在又來到這兒做老本行了。”

八秀想起了一個人,急忙問道:“小崔呢?”

“軍部剛從巖寺搬過來,我們正忙著搬運藥品呢!小崔!”小楊回頭喊了一聲,“快過來!你看誰來了?”

藥房內,小崔聽到喊聲,又驚又喜,放下手中的活兒,急忙跑過來,見到了八秀,大聲笑道:“蘇姐,是你啊!你還好嗎?”隨後,撲過來抱住八秀,歡快極了。

八秀望著她們,微笑著,交談著,眉飛色舞的。啊,終於又相聚了,又一同革命了!她由衷感到充實了許多,革命信心也增強了許多。

她來到宿舍,脫下便裝,換上白衣,就和小楊、小崔等人投入到緊張的革命工作之中。

這是村子裡的一個祠堂,新四軍以此地為醫院,收治傷員和地方群眾。寬闊而簡陋的堂屋內,幾根粗大的木柱支撐著。一堆堆磚垛上,一張張木板,以此為床,一個個傷員躺在上面,接收治療。八秀每天醫治傷員,查詢病情,值班守護,疲寢忘食,兢兢業業。

這年夏季,日軍向西大舉進攻武漢,國軍在正面戰場阻擊抗戰。幾個支隊的新四軍配合國軍浴血奮戰,前線戰鬥非常激烈。許多重傷員輾轉數百里,被送到雲嶺醫院。由於耽誤了時間,未能及時醫治,一些傷員不治而亡。因此,醫院院長向上級反映。上級首長決定派幾十名醫護人員趕赴作戰前線,及時救治傷病員。

聽到命令後,八秀熱血沸騰,自告奮勇報名奔赴前線,院長同意了。小楊和許多醫護人員也被派去了。

幾天後,隊伍來到長江南岸的繁昌。嗒嗒嗒……轟轟轟……還未駐紮下來,就聽到幾百米外激烈的槍炮聲。此時,三支隊的新四軍將士正在猛烈開火,浴血奮戰,抗擊瘋狂入侵的日軍。

繁昌是長江通往皖南的交通要路,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日軍覬覦已久,急欲奪取,進攻皖南,狼子野心盡人皆知。新四軍將士們埋伏在兩側山頭,據險而守。氣勢洶洶的日軍進入伏擊圈內,戰士們懷著仇恨,一同開槍投彈,圍擊日寇。那群日本兵端槍負隅頑抗。幾天來,戰鬥激烈持續著。

戰地醫療隊上,戰士們用擔架抬來一個又一個傷員,八秀和小楊等醫護人員正在緊張地醫治著。解開軍衣,清洗消毒傷口,打麻醉藥劑,開刀取子彈,縫合傷口,塗抹消毒藥水,包紮縫合的傷口,纏好紗布……為了傷員的生命,他們連續地搶救了一個又一個,以致疲寢忘食,夜以繼日。

最終,日軍大部分被殲滅,死傷一片。少數日軍騎上戰馬,倉皇逃竄。新四軍大勝,紛紛高呼著:“勝利了!勝利了!”

這天,八秀和小楊等人正要撤離繁昌,回到皖南。突然,日軍又一次大舉入侵,步兵、炮兵、騎兵黑壓壓一片,蠢蠢欲動,氣勢猖獗。大敵當前,形勢危急,新四軍指戰員們各守陣地,又一次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反擊戰中。

轟隆轟隆……一顆顆日軍炮彈在醫療隊周圍爆炸,然而,八秀和小楊毫不畏懼,仍然全力搶救從火線上抬下來的傷員。當地的百姓們趕來支援,抬擔架,送傷員,運輸彈藥,送來飯菜,鼓舞了新四軍指戰員們抗日的決心。

一天,在一座山腳下,醫療隊員們正在救治傷員。突然,一架日軍轟炸機呼嘯而來,投下一顆炸彈。八秀抬頭一見,大喊了一聲:“快向後躲避!”

隊員們迅速躲開了。“轟”一聲,炮彈在八秀身旁五米外爆炸了。一個彈片飛射到她的胳膊上,血流不止。

小楊等人急忙跑過來,喊道:“蘇姐!你為了救我們受傷了!快搶救!”

取出彈片,包紮好傷口。八秀忍著傷痛仍然堅守崗位,直至新四軍打退了日寇。

幾天後,副司令員譚震林將一些醫療隊員和傷員送回皖南雲嶺。受傷的八秀躺在床上,進行療養。而小楊和小崔天天照料她,為她端飯送水,洗衣晾曬。看到這些,八秀無比感動。幾人吃住在一起,相互幫助,情意融融,戰友之情真誠無比。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之時,山林一片蔥綠,鳥兒飛鳴。幾位首長漫步走來,正進醫院視察,看望傷員。八秀好奇地望去,認出了他們,其中有葉挺、項英、陳毅、袁國平、周子昆等。中間還有一人,好生熟悉。只見他穿著軍裝,英姿勃勃,氣宇不凡,談笑風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啊!是幾年未見的副主席。八秀認出來了,心情特別激動,快步走過去,很有禮貌地說:“各位首長好,周副主席,您還認識我嗎?”

“蘇八秀同志!認識認識!”與此同時,也認出了八秀,上前握住她的手,和藹可親的,微笑著。

“周副主席,這一別四年多了!”

“是啊!紅軍長征後,你們艱苦奮戰,辛苦了!我代表黨中央毛主席向你們致敬!延安的中央首長都很牽掛你們啊!開展敵後抗戰,我們新四軍的任務還十分艱鉅啊!”

“是!我們還要加強新四軍的隊伍,讓更多的群眾參加抗戰。”葉挺、項英等人回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