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時間的猶豫之後,還是對真理的渴望壓制了學派之見,他果斷地加入日光學會,結合了他們的思想進行自己的研究。
直到三年前,他成功了。
他認為,火焰的本質是熱量,或者說能量的一種直觀體現。而熱量無非是一種動力,也可以被視為物質轉換形式的運動。對於一種物質來說,假如發生了動力的消失,那麼與此同時,必然産生與消失了的動力量嚴格成正比的熱量。
相反地,在熱量消失之處,就一定會産生動力。因此可以這樣猜想:動力的量在自然界中是不變的,更確切地說,動力的量既不能産生,也不能消滅。
稍微推廣一下,就可以輕易得知,既然動力量是不變的,那麼這個世界中的能量也是不變的了。
這個發現,也就被貼切地稱作能量不滅定律。
正是在這兩條定律的啟示下,漢弗萊才完成了他的理論的最終推演。
既然物質和能量的總量都是不變的,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目睹的許許多多物質的變化,實質上就是一個質能轉換的過程。減少的物質並沒有消失,而是變成了能量。同理減少的能量也沒有消失,而是變成了物質。
換言之,物質和能量擁有同樣的本質。或者說,物質就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
這還不算完,這名半精靈又進一步指出,基於上面的原因,任何具有質量的物體,都必然貯存著看不見的能量,而且這個由質量貯存起來的能量大到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
這便是先前特納難以相信的那個理論的核心了:變化的能量等於變化的物質乘以一個巨大的常數。
只可惜這個巨大的常數到底是多少,漢弗萊仍然無法確定,只是他非常肯定,絕對是一個正常人難以想象的數字,恐怕上億都不止。
這一點艾洛倒是相當認同,他自己引發過的兩次爆炸都從某種角度證實了這個理論。
綜上所述,艾洛相信只要日光學會的研究一直進行下去,自己真正掌握體內那種力量的一天,不會太遠的。
當然了,說了這麼多,實際上也只是勉強概括了一下日光學會的變化。
在十二年這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不算短的時間裡,伊考特山谷的改變也絕對不會只有這麼一點。
這樣想著,艾洛伸展著身體,化為人類少年的模樣緩緩走出了城堡大廳。
他也不得不承認,這種看著自己的勢力一天天發展起來的感覺,真的不壞。
昔日平靜的山谷此刻幾乎大變樣,山谷中心為了保持對領主的尊敬,並沒有太多的改變,然而其他地方可就不同了。
山谷南部,曾經的希望鎮已經更名為了希望城。這座由地精們最初建立起來的城鎮在艾洛所爭取到的十二年和平時期中高速發展,不但幾乎將法肯裡奇境內所有的地精都整合到了一起,還藉助炎龍教會的力量進一步擴張。
它就像是一個不斷成長的怪物一樣,吸收著所能找到的一切營養,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軀體。
如今的希望城除了佔地規模,幾乎和當年的王都巴靈頓有的一比。
最初的地精首領拉賈已經邁入了老年期,幾乎不再會像以前那樣到處奔走,不過以他現在的身份,確實也不需要做那種事了。
作為炎龍教會的高階大教長,也是教會目前的最高負責人,拉賈只需要坐在他那位於希望城中心的金色大宅裡,聽取手下的彙報並作出決策即可。
拉賈的住宅附近,則是希望城的富人區。當初追隨拉賈的地精、看中了法肯裡奇未來潛力的商人還有日光學會的學者們往往都會在這一片地區買下一棟房子。
富人區的東北部是平民區,除了絕大部分的普通屬民定居之外,還有一些日光學會,甚至是學會之外的學者也會來這裡傳授一些知識和技能——這自然也是艾洛推動的。
作為長壽的巨龍,艾洛明白這些學者們不可能活的和他一樣久,而在學者們死後,研究是不能荒廢的。這就決定了學者們掌握的知識必須傳承下去,即使無法全部傳承,也絕對不讓大部分知識隨著他們的死亡而失落。
緊靠著富人區南部的,就是日光學會的所在。作為這座城市裡最為重要的地方之一,日光學會周圍安排著大量的保護措施,畢竟日光學會的很多研究都關繫著艾洛的勢力,甚至是艾洛本身的變強。
最後不能不提的,就是城市東南部了。盡管相對其他地方來說,這裡算是最不重要的,但也不可或缺。因為城市的迴圈系統和基礎服務設施基本上都集中在這一帶,也正是有了這個區域,才讓希望城從法肯裡奇眾多的城市裡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座新興的繁榮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