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挨著村口大石山,路就建在了山邊那裡,一丈寬的水泥路,剛好能容兩輛馬車並行。
一邊的前面是大片荒地,與村子之間還有一大片沒有開荒的地。
比大煙開出來的那一溜兒,還要大上好幾倍。
“都行吧,你自己好好考慮一下。”
大煙朝向家前面的荒地看了看,喃喃道:“不過這片荒地,也差不多該開出來了。”
這擋得,也忒嚴實了點。
其實村裡的房子,是一家挨著一家的。
幾乎每家的前面,就是自家的田。
從村子往天塹河那邊延伸,誰家有本事就多開一些,沒本事就拉倒。
正好與河畔的小樓,呈梯形。
田開得最多的,就是老許家跟阮家。
從村前從溝那,一直到水泥田埂那,大概有五百米,阮家開了十丈寬,直接頂到了水泥田埂那,老許家那邊的也是差不多。
不過老許家靠大石山那裡,還空了一大片出來,也不讓人去開,估計是想要多子多孫,留給後代再開荒。
村裡人也都很默契,別人田前面的荒地,一般都不會去開,只開自家田前面的。
反正村子右邊,還有不少的荒田,到時候若是不夠,那就往那邊再多開一點。
不過現在看來,一般人家都是十畝田左右,前面還荒了一大片。
大煙在村裡頭溜達過,村民們都在暗暗琢磨著,等大煙家的小樓建好,他們都去買牛回來,也儘量把田都開了,直開到水泥田埂那。
為啥現在不買牛?
因為沒錢啊!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人在河畔那裡做幫工,給的工錢挺高還不拖欠。
他們算過一筆,等到小樓完工,足足夠買牛的錢。
也因這事,他們對向家感情很是複雜。
向家發達起來,他們也得了不少好處,日子過得比以前好不少。
可他們也會羨慕嫉妒,忍不住說幾句風涼話。
要麼說人與人相處,有時候也挺難的。
“選靠著石山那邊,就不用再修路,靠峽谷那邊的話,還得修一條道,不然不好走。”嬌爺也沒啥主意,覺得兩邊都挺好,中間也很不錯。
大煙都不好意思說,其實她想住在溶洞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