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蘇問完這一句,又不知該說什麼了, 垂首不語, 反是明帝打破沉寂道:“聽玦兒說你擅笛簫?”
蘇蘇道:“殿下誇辭, 兒媳不敢說精擅, 只是閒時會吹上幾曲而已。”
明帝命雲韶府取了墨漆九節簫來, 看向蘇蘇道:“朕近來新學了一曲《春江花月夜》, 懷王妃可願一聽, 指點指點?”
蘇蘇早聽說明帝精通樂理,猶擅羯鼓笛簫,怎敢“指點”,忙道:“父皇聖音, 兒媳聆聽就是。”
明帝一笑,手按著竹孔處, 凝神輕吹起來, 蘇蘇認真聽著, 簫音幽靜澹雅, 頤暢自然, 如水流淌, 聽來十分享受,只在一轉節處,忽有一調錯漏,蘇蘇心中微頓,繼續垂首,靜聽明帝將此曲吹完。
曲至尾聲, 明帝放下九節簫,笑問:“懷王妃以為如何?”
蘇蘇想了想,未將錯調提出,只道:“父皇簫藝極好。”
明帝卻笑道:“原來懷王妃瞧著乖覺,卻會扯謊。”
蘇蘇怔怔抬首,見明帝眸中盡是星亮笑意,望著她道:“朕方才漏彈一調時,你右手小指分明輕顫了顫,卻說什麼‘極好’,扯謊誆朕。”
蘇蘇聽他這樣直白道出,倒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了頭,片刻後抬頭道:“縱是漏了一調,也無傷大雅,父皇簫聲確實極好,十全九美,也是少有人及。”
明帝聽了大笑,蘇蘇見明帝如此,淺淺一笑,心也放寬,侷促小心的氣氛,也在明帝的笑聲中放鬆下來。
明帝又與她說了幾句話,命雲韶府再取了一把琵琶來,問蘇蘇道:“這《春江花月夜》,洞簫配以琵琶,清音最是相宜,懷王妃可願與朕共奏一曲?”
蘇蘇接捧琵琶:“這是兒媳的榮幸。”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這支古曲,是前人根據千古名詩《春江花月夜》所譜,琵琶起始,長簫隨接,典雅優美,意境深遠,清和的樂聲中,清微緲遠、淡雅『迷』離的月江春夜美景,如一幅寫意畫卷,緩緩展開在眼前。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悠長縹緲的琵蕭合奏聲中,彷彿此地已不是宮內雲韶府,而真是月夜春江,一葉扁舟逐波江上,海上生明月,灩灩隨波,兩岸春日繁茂花樹,為如霜的月『色』,攏上雪白的輕紗,萬紫千紅隱去,月光輕拂之下,皆似從天而降的雪珠,晶瑩剔透,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孤月漸漸下沉,隱於海霧之中,琵琶與長簫,也清音愈緩,徐至尾聲,輕柔安靜,似於春江花月夜中,沉沉睡去。
曲畢,蘇蘇抱著琵琶垂首,等待著明帝說話,明帝握著手中的墨漆九節簫,凝望著幾對面微垂臻首的女子,回想方才琵簫合奏,眸光漸轉幽然。
蘇蘇久等不到明帝說話,抬首看去,明帝卻微移開目光,將几上一碟糖蒸酥酪端至她面前,微咳一聲,“嚐嚐這個。”
蘇蘇遵命拿起一塊,慢慢地嚼嚥著,明帝撫著長簫,隔幾說些閒話,如何時來的長安、古曲中最愛哪支等等,蘇蘇一一答了,一塊糖蒸酥酪將吃完時,曹方來報“懷王殿下來了”。
蘇蘇立站起了身,探首向外看去,明帝看她一眼,傳蕭玦進來,問他怎會來此。
蕭玦回道:“今日官署清閒,兒臣處理完手上公務,想著今兒是七夕,就緊著來接蘇蘇回家過節了。”
明帝放下手中長簫,淡道:“官署晨昏去離,自有定時,如每個官員都如你這般隨意,大周朝豈不『亂』了套。”
蕭玦見父皇眉眼微凝,這話也說得重了,立收了輕愉神情,正『色』恭謹道:“兒臣知錯,以後再不敢了。”
蘇蘇早在蕭玦進來時,就像一隻蝴蝶,挽著輕紗披帛,飛掠到他身邊,此時見父皇不豫,氣氛緊張凝結,因擔心蕭玦受到責罰,悄拽著他的衣袖,陪蕭玦一同低首認錯,斂盡笑意,神『色』恭謹,微咬著唇。
屏風前明帝沉寂片刻,道:“罷了,知錯就改,下不為例。”
蕭玦謝過父皇寬宏,直起身子,見替他鬆了一口氣的蘇蘇,正含笑看著他,唇際猶有因食糖蒸酥酪,不慎沾上的細白糖霜,笑著以指腹擦了一擦,再面向父皇道:“那兒臣攜蘇蘇回府了。”
明帝“嗯”了一聲,望著小兩口手牽著手、並肩遠去,以指節輕叩幾面許久,忽問:“玦兒何時求的請婚旨,朕怎麼不記得了?”
曹方笑道:“陛下國事繁忙,又待諸子女寬宏,除了太子妃是陛下為太子殿下親自擇選,其他皇子自行擇選佳人請婚,陛下無有不準的,想是當時懷王殿下遞請婚摺子,陛下也未多看,直接就允了,故而沒什麼印象吧。”
他這一番話說完,明帝卻久無動靜,曹方抬眸看去,見陛下眼望著無人的雲韶府正門,眉宇微沉,不知在想什麼,只按著幾角的手似因忍耐思量而在用力,隱有青筋突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今日七夕,有乞巧之俗,府內佩雲姑姑,早備好了五彩絲並九尾針,待到入夜時,攜府中侍女,請與王妃一同乞巧。
蘇蘇在女紅之事上,可比不過佩雲姑姑及府中心靈手巧的侍女們,很快落了下風,謂之“輸巧”,將早備好的禮物,賜予了佩雲等人。
佩雲等心知殿下要與王妃共度七夕良宵,聚了熱鬧、笑說了幾句吉利話後,便都知趣地攜禮退了下去,蕭玦笑挽了蘇蘇的手,“來,我來幫你沐發染甲。”
蘇蘇輕嗔:“一個王爺,像什麼樣子……”
蕭玦笑道:“不管什麼樣子,都是你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