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二十三造勢

太醫吩咐多帶太子出去曬太陽,其他幾位乳母怕出事,所以只是應付似得交代過去,但楊蓁蓁從來不會這般,她特意挑選一些風景秀美的地方帶著太子出去欣賞,一邊走著,一邊還會與太子說著話兒。

小環瞧著楊蓁蓁這般,倒也是笑了她好幾次,只說太子如今尚且稚小,如何會聽懂她說的話。

可她卻不以為然,只覺得每次她說話的時候,太子的表情靈動了許多,似乎是真的聽懂了。

太子一日一日長大,而楊蓁蓁一直擔心的端親王,倒是一直沒有出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雖然之後她在輪值時,也多次遇上過蕭恆來探望太子,對方態度一直冷淡,但卻從未為難過她。

楊蓁蓁漸漸也鬆下了這一口氣。

國喪一出,天氣很快便開始褪去嚴寒,園中更是春暖花開。

楊蓁蓁身上的衣物開始換成了宮中的春裝,而這些時日,她明顯感覺宣和殿中來來往往的大臣開始多了起來。

無意之間聽得小環提起,她方知原來是會試要開始了。如今禮部都在籌備著會試之事。

小環回的無意,但楊蓁蓁卻是陷入了沉思。

此次會試,顧清明該是會參加的吧!憑著顧清明的才能,此次如無意外,也應是能夠考取功名吧!

這樣也好,等到金榜題名之人,他的家中也該是為他開始籌備起婚事來,這樣也好忘記了她。

楊蓁蓁雖是這樣想著,也努力想讓自己不要去在意這些事情,可是聽到會試的訊息時,卻總是忍不住去聽,去想。

當然如今會試尚在籌備階段,楊蓁蓁自是聽不到太多對她來說有用的訊息。

但在這個時候,有關會試的一個訊息,卻是讓後宮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皇上欽點了姚貴妃之父姚相作為此次會試的主考官。

這本是前朝的一個決議,雖與後宮雖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可也不至於讓後宮這般震盪。

偏偏這決議出在皇后甍逝、姚貴妃總領後宮事務的這個節骨眼上,前朝的這個決議便顯得有些意味深長了。

論出身背景,姚貴妃不比先後差,甚至在朝中的影響力上,姚氏家族作為新起之秀,如日中天。論功勞能力,姚貴妃如今膝下一子一女,算是後宮中給皇家子嗣貢獻最大的女人,而先後孕期及如今後宮無首之時,姚貴妃以一人之力統領後宮事務,井井有條。

加之為人進退有度、懂得審時適度,在皇帝面前,也甚有臉面。

若要立繼後,後宮之中還真找不出比她更為合適的人選。

在這般情形下,偏偏皇上還下了這麼一個決議,這分明便是要給姚貴妃造勢的模樣。

後宮之中,其餘嬪妃雖有些心緒難平,可到底看得開。皇帝立後,不立姚貴妃,也輪不到她們頭上,何況如今姚貴妃統領後宮,威勢頗重,與皇后的區別其實也就差個一時罷了。

但楊家人,尤其是楊太后對此卻是反應極大。

雖然知曉先後一走,楊家想要再出個皇后,並非是那般容易之事,也有準備可能皇帝會另立旁人為後。可這也不能夠是楊家在後宮中青黃不接的時候。佔了位份的德妃楊惠芳不頂事兒,加之庶出又無子的現實制約,只怕難以再進一步。而作為嫡出也機靈的楊惠茵,卻遲遲不得封位。

楊太后當初之所以會在國喪之期將楊惠茵以侍疾的名義接近宮中,自是想讓楊惠茵儘快與皇帝接觸,也好及早封妃。

當時她提出時,皇帝明明也沒有半分反對,她也只當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

可誰知道,人是被接進宮裡了,皇帝那邊遲遲沒了聲響。

人不尷不尬放在宮中,說侍疾,三個月的時間都過去了,再大的病也該痊癒了。說照顧外甥,可太子被皇帝養在膝下,宣和殿裡哪裡是楊惠茵能夠隨隨便便進出的。

若非楊太后在後宮中威嚴甚重,只怕楊惠茵都要成了個笑話了。

楊太后倒不是沒想過讓楊惠茵主動一些,但一來是國喪期間,作為楊惠茵堂姐的皇后剛剛甍逝不久,後頭身為堂妹的楊惠茵卻爬上了自家堂姐夫的床,這事兒傳出去實在太不好聽。二來,上趕著的總歸掉價,楊太后對於楊惠茵的心理,有點像對待賣不出去的珍寶一般,既想快點賣出去,但又想賣出個高價來。

皇帝如今早已成年,非她所能掌控的稚兒,不僅前朝的事情她再也插不進嘴,後宮的事情,也不再是她的一言堂了。

當初楊太后與楊家能夠說讓皇帝立楊家女為後,就立楊家女為後,說讓楊家女進宮為妃,便能替楊家女謀取到四妃之位。但如今,想讓楊惠茵得個位份,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楊太后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仗著嫡母的身份,讓楊惠茵跑去給皇帝送湯,以此旁敲側擊。

這湯倒是送去了,宣和殿裡也收了,可偏偏一連送了好幾個月,皇帝那邊,一點反應都沒有。

喜歡皇命難違請大家收藏:()皇命難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