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恆一番話,語氣說的甚是柔和,又彷彿是想到了自己口中所言之人,他的嘴角輕輕帶著一抹淡笑,溫柔繾綣。
楊太后被蕭恆一番話所震撼,久久未能成言。
而同樣作為蕭恆女人的德貴妃與楊嬪二人,目光皆是複雜的看著蕭恆。
在她們心目中,蕭恆是她們的夫君,卻又不敢這般認為。她們自稱是臣妾,所以對於她們而言,蕭恆先是君,再是夫。
而蕭恆一直以來,對於後宮的態度也都是淡淡,雖不至於不假辭色,但絕對沒有這般溫柔繾綣,所以她們根本不抱有太多的想法。
可是有一日,她們卻突然發現,原來蕭恆不是對所有的人都是淡淡,有那麼一個女人,能讓他動容至此,然而,那個女人與她們無關。
便是淡然如德貴妃,心中難免升騰起了一些名為嫉妒的情緒。
可她們只是在心中難受,便是在面上,都不敢光明正大的表露出來。
可憐,又可悲。
她們靜靜的呆在一側,莫說是蕭恆根本不顧及她們的感受,或許連她們在進入這個後宮後,也不能夠再像以往那般,將喜怒哀樂看得太重。
楊太后自是不知兩個侄女的兒女情長,可是蕭恆對於楊蓁蓁的重視,超乎她所想。彷彿是每一回與蕭恆交談過後,都會重新整理一下她的觀念,也會重新看待一下這個養子。
說實話,若是曾經,她的養子這般中意一個她看不上的女子,她心中自是惱怒,也會阻止。
可如今她到底已經沒有那份能量,所以她不敢輕舉妄動。
只是喃喃衝著蕭恆開口勸說:“皇上,您這般,實在是太任性了!若是讓天下人知曉楊氏的身份,豈不恥笑咱們皇家,嗤笑皇上……”
一個已婚育子的棄婦,竟被堂堂帝王看作是珍寶,傳出去簡直貽笑大方。
但這話,楊太后自然知曉是不能夠與蕭恆這般說的,若是這般說了,依著蕭恆如今對於楊蓁蓁的重視,只怕又是得不歡而散,所以楊太后委婉勸說:“皇上,便是為了楊氏,您也不能這麼做吧,您該想想若是您寵幸楊氏之事傳出,朝堂內外,百姓朝野,會引起多大的軒然大波!屆時,楊氏只怕也要遭受非議吧!”
楊太后此話說的十分漂亮,情真意切彷彿真是設身處地在為楊蓁蓁與蕭恆做考慮。
蕭恆聞言,只是淡笑以對:“太后這話說的,難不成朕能護不住自己的女人。還得讓自己的女人躲躲藏藏……此事無關社稷,不過是朕的私事,朝臣們便是想幹預,也得看朕允不允許!”
“……”
楊太后聞言,深吸了一口氣。
她並非是第一回聽到蕭恆這般強硬之言。
自從蕭恆如今長大,朝堂中權衡在手,早已經不受她的管控,甚至在她偶爾之間插手涉及到了他的底線,蕭恆便會如此強硬的與她說話。
太后這麼多回了,自然也知曉什麼叫做適可而止。
她有些疲倦的點了點頭,手撐著額頭,目光看向蕭恆輕聲開口道:“行了,哀家不多言,免得你覺得哀家管的太多了,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吧!”
楊太后最後一句話說的,帶著一些自暴自棄。
德貴妃與楊嬪二人聞言,忍不住抬頭看向了楊太后難得軟弱的樣子,二人微微有幾分怔楞。
而蕭恆對於楊太后這副樣子,倒是微笑點頭開口道:“朕記著母后雖不愛聽戲,倒是對說書挺喜歡的,朕聽梁庸說,宮中倒有幾個這方面的能手,回頭朕讓梁庸找來給你送來!”
“……”
楊太后聞言,愣了一下,面上有些複雜,也有幾分受寵若驚。
說實話,自從蕭恆長大之後,他們二人之間,甚少出現這般母慈子孝的場景,突然蕭恆對她示好,她還真有幾分回不過神來。
“哀家宮裡倒已經養了一個能說書的小太監,用不著這般浪費,送這麼多人過來!”
楊太后突然被這麼示好,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就這麼直接接受了,她假意推辭了一句。
蕭恆對此,只是微笑溫聲回道:“母后作為太后,不過是多養幾個宮人罷了,而且總聽一個人說書,久了難免厭倦,多養幾個,母后也能夠聽個新鮮!”
“便這般定了,母后不必推辭了,朕前邊還有公事未理,先回御書房了,回頭梁庸會將人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