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個蠻喜歡複古風的人,滬城則是國內發展最好的城市,此刻不少地方已經蓋起小樓,充斥民國古樸風格,遠觀似畫,近看細節也經得住打量。
餘彤抬頭看向太陽,陽光溫煦,好像這座城市,讓餘彤心裡暖洋洋的。
她原本還在糾結是不是留著農村戶口,以後還能分點好處,但現在一看見滬城的樣子,她便決定不走了。她喜歡這個溫暖的城市,所以要努力奮鬥留下來。
畢業後先找個單位,把戶口掛在單位上!
滬城的氛圍和縣城差距很大,人多了很多,也熱鬧很多。餘彤以前看過類似老城區街道的照片,但都沒有這裡好,這裡充滿著生活氣息,沒有被商業化,餘彤覺得,這連空氣都是怡人的。
決定了,就在這裡開招待所!
餘彤去買了豆漿和油條,與林香蓮一起吃完,回到招待所後和老闆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裡是民國風一條街,就在車站附近,日後也算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餘彤要是能搞到這裡的房子,那日後真的是要發了。
吃飽喝足回到房間,餘彤問林香蓮,“媽,你覺得滬城咋樣,想來嗎?”
“滬城當然好,”林香蓮紅著臉,還沒從看見大城市的激動中緩過神來。
這不奇怪,餘彤畢竟是見識過“大場面”的人,現在的滬城只是溫馨,未來的滬城才真的是樓擠樓擠樓呢。不過林香蓮可沒見過這些,她當初剛到縣城的時候覺得縣城已經很好了,萬萬沒想到滬城居然是這個樣子。
“只是……我能留下來嗎。”
大概和後世北漂的人一樣,林香蓮懷疑自己能不能在滬城生存。
“當然能啦,”餘彤壓低聲音道,“過兩年我想給你開家店,你看看你想做什麼?”雖然餘彤有自己的規劃,但這種事還是要問當事人的意願,林香蓮從沒左右過餘彤的行為,餘彤當然也不能讓林香蓮為了自己活。
所以不管在滬城做什麼,最終還得林香蓮喜歡才行。
林香蓮卻被餘彤的話嚇到,“你、你說啥,來滬城開店?!”
“對啊。”餘彤不以為意。
林香蓮連連搖頭:“這咋能行,滬城這麼大的城市,哪能說開店就開店啊,再說咱們個人也不能開店,開店都是郭嘉的事。”
“以為形式會好轉的,”餘彤認真道,“你看咱們以前掙工分,大伯母是怎麼偷懶的?為了防止大伯母這種人偷懶,政策肯定會改。媽,你想開店嗎,或者你有其他想做的事情嗎?”
林香蓮猶豫了。
她當然想開店,母親第一次帶她去供銷社的時候,因為供銷社的東西對她來說都是稀奇沒見過的,她就特別想擁有一個類似供銷社的店。只不過那時是小孩瞎幻想,現在卻是可以真想想了。
但……林香蓮還是無法接受餘彤的想法。
先不說以後能不能開店,就說資金吧,她們母女倆送村民的那些禮就扒了她們一層皮了,哪來的資金在滬城開店啊?!
“彤彤,就算以後政策允許了,我們也沒錢沒票啊。”
林香蓮以為以後買東西還需要票呢。
這麼一提,餘彤還真記不起來糧票布票這些票據是在哪一年取消的了。
對於這些餘彤沒辦法回答的問題,她只能搬出謝文成:“媽,其實我攢了不少錢,我之前不是畫圖嗎,我讓成哥幫我賣了不少。還做衣服去賣來著,零零散散有好幾百呢。”
聽到女兒的話,林香蓮驚得嘴都合不攏了。
她知道女兒有本事,可卻沒想到她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攢了幾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