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下交給誰合適

這個楊氏,指的是被武安侯府老夫人逐出府的大夫人。賢妃知道姑母十分信任這個楊氏,雖然在她看來那個女人也只是會些醫術,別的本事一概沒有,枉自生了個嫡長子,卻被一個小輩算計得趕出了家門。

還有她那兒媳婦小楊氏,嫁給兒子五年了,至今都沒能生出兒子。好容易今年懷了個有可能是個男胎,去齊王府一趟還把孩子流掉了。

也是廢物一個。

想起那個孩子,她就更恨。

雖然皇上已經對這事兒有了處置,全都歸咎於齊王府。但當日之事還有別的說法,說是師心怡推到秦王妃才致使了落胎。

無風不起浪。

賢妃雖不那麼聰明,但好歹在宮裡呆了二十多年,基本的心機還是有的。若此事純屬謠傳,那為何楊氏那麼著急的把自己親生女兒給趕了出去?

思及此,她便忍不住說道:“姑母,您見她幹嘛啊?上次師心怡害得止璇沒了孩子,楊氏心知肚明卻包庇她,根本就是沒將您放在眼裡…”

“閉嘴!”

太后眼神轉冷。

當日之事她自然清楚前因後果,初始也是震怒非常,冷靜下來後,她也支援孫媳婦的做法。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捨棄一個孩子,能扳倒齊王,還能讓楊家更忠心,兩全其美。只是她的孫子不能白死,總歸得給楊氏一個教訓。

楊氏很聰明,不等她派人去敲打,就自行將女兒趕走,也算有誠意。

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際,她自然不會再咄咄逼人。因為只有證明師心怡與此事全然無關,才能坐實齊王的罪名。

太后預設了當日皇上的處置,自然就代表對當日之事不再追究。當然,她也提醒過這個眼皮子淺的侄女兒。

賢妃諸多怨言,但是已成定局,也不敢再多說什麼。

今日大難臨頭,太后想方設法的要給孫子平冤,她這個當孃的居然還在為那些個陳年往事斤斤計較,簡直愚蠢至極!

“哀家再說一次,當日之事,不許再提!”

賢妃張了張嘴,最終還是在姑母強勢的目光下將滿腔怨言吞了下去。

“是。”

“哀家累了,你回去吧。”

賢妃起身,“臣妾告退。”

……

翌日,便召見了楊氏。

貴族門閥向來是不分家的,這是不成文的規矩。所以當初武安侯府大房搬離出府,在貴族圈裡倒是鬧了好一陣的笑話。

師遠修是個沒心氣兒的,老婆媳婦犯了錯,被趕出了門,他也沒臉向老母親求情。楊氏城府深,對左鄰右舍的嘲笑充耳不聞。師良更是一心只讀聖賢書,旁的一概不理會。時間一久,街坊四鄰的閒言碎語也就淡了下去。

後來師心怡又被楊家退親,其中有什麼內幕,貴族圈子裡也有不同的版本。

閨秀們心中裝的是陌上枝頭少年郎,一腔春水付東流。但這種事也只是背地裡當笑話說一說罷了,想當面奚落一番,但師心怡已經因‘被退婚羞愧,自覺沒臉見人’而離開京城。當事人都不在了,楊氏又一貫低調,也不怎麼與那些貴婦們走動,碎嘴的女人們得不到當事人的回應,也就漸漸的興致缺缺。

只不過師家出的女兒,還真是一個個都不得了。

這才半年的功夫,師家的女兒,連同上一輩的姑奶奶師挽君在內,都先後在謠言的風浪裡翻滾過。

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挽心殿。

“姑娘,太后召見了楊氏。”

秋杏向主子稟報著最新訊息。

太子被幽禁後,皇后在皇上面前沒鬧出結果,也不想被後宮妃子們看了笑話去,索性免了各宮妃嬪的晨昏定省。就連她最看不順眼的挽妃師挽君,也懶得再折騰了。

各宮妃子得以日日睡個懶覺,倒也很自覺地沒去皇后跟前落井下石。

師挽君方才起床不久,正坐在梳妝檯前讓秋杏給她梳頭,聞言只是抿唇笑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