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適時走進來,手裡拿著一份報紙。
“父親,吳斌可不僅僅是有錢,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同樣令人景仰!”
林長民和林徽因在美國時,吳斌發表的邏輯閘和電子計算機論文的事僅僅侷限在學術圈,經過四五個月的發酵和紐約大學新聞釋出會的召開,現在已經流傳到大華。
梁啟超一把奪過樑思成手中報紙,戴上老花鏡,頭版頭條寫著“大華的驕傲,記留美華人吳斌。”
過了十分鐘,梁啟超慢慢收回老花鏡,喃喃說道:“思成、徽因,我決定了,我要和你們一起去美國,順便治治我的病……”
……
吳斌在離開華盛頓時,和林長清有過一次交談,雖然說目前政治環境不好,但在滬市,t津已經半島的租界,商業發展還是有他的生存土壤。
說起來也真是諷刺,堂堂大華的領土,在此時做生意,還需要租界外國人保護。
“這軍閥狠啊,老百姓養雞還知道雞下蛋了再取,這些短視的軍痞是直接殺了雞取蛋,你說這工業能搞好嗎?”
吳斌知道,民族工業的發展在兩三年後會迎來春天,1927年到1937年,是民國民族資本發展的黃金十年。
吳斌有些心動,是不是該提早佈局,如果以美資資本的形式進入大華會怎麼樣?
要搞就要搞重工業,目前大華的重工業基礎薄弱,僅有的鋼鐵廠還是洋務運動的時候,清庭所辦,每年的產量也只有區區千噸生鐵,和老牌帝國動輒百萬噸級別的根本不能比,相應的配套也需要新建,這筆投入很大,吳斌需要和盧卡斯商議一下。
回到紐約,華府的律師團隊已經開始和甲骨文談判,因為確定了大方向,整個談判過程很順利,不過在人員參與上,華府提出異議。
專案屬於保密狀態,所有人簽署了保密協議,在人員控制上,華府只允許甲骨文公司出五個人,課題組的其他成員必須由華府自行安排。
“jake吳,你是知道的,華府肯定不會允許大華科技人員參與。”
吳斌擺擺手說:“好吧,那我也只能退出,因為我也是大華籍科技人員。”
布恩皺眉說道:“jake吳,這不一樣,你知道的,這個專案屬於絕密,華府能同意甲骨文參與已經是上帝保佑,我想你應該適當退步一下,畢竟大華的科技人員起不了什麼作用。”
吳斌笑道:“布恩先生,華府把這個專案立為絕密本來就是個糟糕的決定,或許你可以轉告一下總統先生,電子計算機是個浩大的工程,參與的人越多,離最後的目標越快。”
“jake吳,你這是什麼意思?”
“布恩先生,我們大華有句古語,叫掩耳盜鈴,就是明知道的事還裝著不知道,現在全世界都在研究電子計算機,美利堅如果因為專案是否保密而耽誤時間的話,我想英國人會很感謝你們的決定。”
布恩沉默不語,他不知道英法是不是在研究,但他的直覺告訴他,事情或許不是那麼簡單。
“好吧,jake吳,我會把你的意見轉告給總統先生,畢竟我們今天達成了專利轉讓協議,我們還是有收穫的,難道不是嗎?”
吳斌點點頭,對於合作參與人員他不會妥協,本來這個專案就是為了培養一部分大華電子學方面的人才,如果達不成這個目標,那甲骨文也沒有參與這個專案的必要。
喜歡美利堅科技霸主請大家收藏:()美利堅科技霸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