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心中有一些想法,已經跟掌櫃的探討過。”
雖然廚師有很多,但是負責管理其他廚師,範晶晶給他了一個名號叫做“主廚”。
雖然這個名號在他們聽起來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仔細一想卻蠻符合主廚的身份地位的。
“換個麵粉還能夠引發你們新的想法,說來聽聽?”
範晶晶看他們面色嚴肅的樣子,很願意聽他們的意見,范家莊園裡面的發展就是有莊園裡面各個成員不斷的提出意見來完善。
大部分范家莊園的人,在聽到意見的時候都是想要完善這個意見,有反對的時候往往是他們在修改的時候覺得不管怎麼修,也沒有辦法把這個意見變得完美,才會提出反對的意見。
一般來說也很少扯皮,所以範晶晶對於出意見的人往往都會特別的尊重,而不會像以前連聽都不想聽。
範晶晶看起來以前太多人提意見的時候,根本是隨便亂提或者是為反對而反對,根本沒有具體的建議。
很多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建設性的建議,只能夠從事情的兩面性來分別探討對方家莊園,究竟是好處比較多還是壞處比較多。
由於時常提出意見來探討范家莊園的人,在整合這些意見的時候,比範晶晶還來得強,因為他們不會像範晶晶一樣,沒有辦法容納其他人的意見。
範晶晶聽到別人有意見的時候,往往心裡就會反感,不過範晶晶很快的把這個反感壓下去,準備聽聽主廚的意見。
大唐人提出的意見,可沒有後世提出的意見那麼水。
範晶晶因為聽主廚的意見,以至於沒有時間馬上動手吃。
但主廚還做了十份,給其他在座的女賓分享。
這十份是放在十張不同的桌子上,這十張桌子的女賓都可以吃一口。
蛋糕坊時常有試吃的活動,看到糕點送到他們的桌上,有些人馬上就動手吃,也有一些人繼續聊天,因為他們是吃的糕點,有時候不見得特別好吃,至少他們點的糕點是他們喜歡的,送上來的糕點,並不見得符合他們的胃口。
不過這次的糕點是招牌的蛋糕,賣面子的賓客還是比較多。
吃完蛋糕,喝了一口茶之後,有人就離開了位置,跟範晶晶點頭致意,向主廚說道:“你們今天的糕點比以往好吃太多了,這是推出新產品了嗎?”
顯然這個女生已經看出範晶晶對主廚擁有一定的制裁權,或許是新的掌櫃之類的,但是她並不是特別的在意,他知道蛋糕房的主廚有一定的主權,就算是後臺的東家,也不能夠制約,要是讓主廚不開心,換了店家,損失的還是後臺東家。
在女賓的心裡,如果主廚要換東家更好,她願意投資,開設更大的店面。
“我們不是推出新產品,而是準備把麵粉替換掉,但是麵粉的價格有點高,我們正跟東家討論,是不是原來的麵粉也保留。只不過價格表現出落差。”
其實範晶晶根本沒有跟主廚談論到麵粉價格的問題,聽到楚楚這麼說,範晶晶並沒有出聲反駁,在他的心目中比較好的物品擁有比較高的價格,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何況范家莊園的出場,大部分必須在范家莊園裡面消耗,能夠拿出來賣的,在大唐的產能還是比較少的。
雖然範晶晶擁有的是高產的種子,而且在凝結水的幫助之下,產量又有所提升,但是範晶晶跟大唐的大地主不一樣,他讓范家莊園的人,不只是能夠吃飽吃好,還能夠讓他們剩下很多錢去買一些小點心以及其他的耗費。
生產的糧食就算是一種收入,說起來範晶晶如果不把糧食賣高一點,在糧產方面,范家莊園是沒有結餘。
何況范家莊園不是隻有種田,還有非常多的手工做法,以及小賣店,都可以讓范家莊園的人工作,大部分人的心目中不見得認為繼續種田有那個必要。
只不過迫於範晶晶對於范家莊園的規定,每一天還是侍弄著他們的莊稼,一些年紀比較小的人,並沒有侍弄莊家的習慣,也就不認為有這個必要。
那些高官顯要都沒有侍弄莊稼?
所以範晶晶必須讓糧產也能夠賣出去,有個好的價錢,讓人們認識到,即使是種田在范家莊園一樣是非常有出息的,種田才是范家莊園的根本。
在大唐這個時代,擁有穩定的糧食,比什麼都重要。
或許是範晶晶來到大唐之後,第一個問題就是糧食的問題,所以她深有感觸,何況她是學農業出身的,這叫做不忘本。
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就算是工業發達的國家,也會毀於一旦,何況手工作坊時代也沒有辦法提高很高的生產力,範晶晶發明的流水線,提高的生產力大概只有到百分之一百,更大的原因是為了儲存生產的機密。
畢竟有些作坊的生產,是范家莊園現在賺錢的基礎,也是范家莊園裡的人,花好多時間鼓搗出來,范家莊園買下專利權,開工生產的,這類的產品就必須明確的保證生產的秘密化,畢竟所謂的專利權在范家莊園裡面才有用,范家莊園外根本不理會你的專利,朝廷又沒有說不能模仿。
就算朝廷說了,能不能夠傳達到全大唐,也夠嗆。
范家莊園麵粉做出來的味道怎麼樣,主廚早就第一個品嚐到了。
主廚也不得不承認,范家莊園的麵粉味道獨特,將糕點的味道提升的非常的多,沒有人吃不出來。
對於裡面豐富的營養價值高出還不知道,畢竟這些營養學的事情必須經過很久的時間之後人們才能夠發覺,在大唐這是屬於中醫的事情,而不是屬於營養學的問題,營養學還沒有發展出來。
如果被郎中大夫注意到或許范家莊園的麵粉會被視為藥材的一部分,畢竟所有能夠帶來身體改變的事物,都被有研究精神的中醫拿去做研究。
當然有些沒有研究精神的中醫,那基本上就是拿已經成為藥方的帖子,來醫治百姓的疾病。
或許只有長久使用的人才能夠體現到這樣的變化,而跟身邊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