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算完,吳凡宇砍完這一刀後,他還有下招。前面說過,吳凡宇在使用這把柴刀時,基本都是三招連貫,只有全部用完了,這個動作才告結束。
這才第一招,還有接下來的兩招等著日軍呢!
吳凡宇意識到第一招沒有砍中日軍身體,打掉了日軍的槍也算成績。總之,不能給日軍半點喘吸機會。
隨後,吳凡宇的第二招到了。既然槍沒了,看你還拿什麼擋。
只見這柴刀砍完後,刀身被彈了回去,在空中停了一下。但沒有丟開,也沒離的太遠。隨後,又朝著日軍直切過來。
日軍是立著的,沒有槍,還有腦袋呢!腦袋夠不著,還有兩隻手呢!相信吳凡宇的刀來到後,日軍躲不開的情況下,必然會用手去擋。
這是自然舉動,由不得多想,甭管後來的結果是什麼,正常人都會做出這一反應。
日軍也是人,當然會如此。
果真,被砍的日軍丟了槍,知道大勢不好。本想著彎腰下去取槍,但眼睛一掃,卻發現,吳凡宇沒有半點停下來的意思。
這要是有裁判就好了,既然賽場上球出了界,那就得吹暫停哨,等對方準備好了再戰。
可惜,這不是賽場,它是戰場。戰場上是你死我活,哪能給你半點回旋的機會,抓緊時機打死他還來不及,怎麼還能等。
吳凡宇的柴刀直上直下地劈向日軍。
這個日軍有點傻,有點發懵。心想我的槍都掉了,他怎麼不撒手呢!怎麼還砍,停一下就不成嗎!
其實,時間之急,速度之快,哪能容日軍去想。估計連腦筯急轉變都來不及讓柴刀停下。
說時遲那時快,日軍知道大事不好。應急之下,真的伸出雙臂往腦袋上一架。就跟平時小孩打架一樣,打不過了就喊,別打了。
這時就看對方的覺悟,願打他就挨,不打算是躲過這一頓揍。既然認慫,對不起,主動權在人家手裡,願意怎麼處理,那是人家的事。嘴硬的喊兩句,哪還得看人家聽不聽。
“卡嚓”一聲,柴刀落在日軍一隻手腕上。
多虧有骨頭擋著,再加上,這一次吳凡宇的力量也不夠強大。
他沒辦法強大,力氣已經不夠用了,怎麼也得讓他喘口氣吧!沒辦法,日軍不讓他消停,拉著他死拼,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所以,力量不夠,氣勢便減弱,砍向日軍手腕的刀力有了減損。因此,在柴刀砍斷一支胳膊後,緊挨著第二支胳膊的肉皮停住。
這也夠了,砍掉日軍一支胳膊也算戰果不小,不信這日軍還有什麼戰鬥力。
砍中日軍後,吳凡宇便想抽刀,接著來第三下,直奔日軍的脖子上,或腦袋上下力。
只可惜,這個時間他沒有了。
還有剩下的三個日軍追著刺呢!怎麼會給他這個機會。
軍曹長一見又有一名日軍中刀,怎麼不急,大喊,截住他。
什麼意思?是想阻止吳凡宇繼續接下去的動作。
可能軍曹長也看明白了,知道眼前這中國少年專愛砍腦袋,所以他認為,保護住腦袋才是重點。這才讓挨的近的日軍出手,別讓吳凡宇砍了日軍的腦袋。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