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藥學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時珍撰,刊於1590年。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巨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溶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水部·露水
作者:李時珍
釋名
在秋露重的時候,早晨去花草間收取。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用以煎煮潤肺殺蟲的藥劑,或把治療疥癬、蟲癩的散劑調成外敷藥,可以增強療效。
白花露:止消渴。
百花露:能令面板健好。
柏葉露、菖蒲露:每天早晨洗眼睛,能增強視力。
韭葉露:治白癜風。每天早晨塗患處。
水部·車轍中水
作者:李時珍
釋名
轍,乃車行跡也。
氣味
甘、、平、寒、無毒。
主治
主治癧瘍風,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考釋
李時珍在該藥釋名項下曰:“轍,乃車行跡也。”又曰:“主治癧瘍風,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車轍,是指車輪壓出的痕跡。由此可見,車轍中水就是車輪在泥土地上壓出凹陷痕跡中的積水,治病宜在農曆五月五日取之用。
金部·自然銅
作者:李時珍
釋名
亦或石髓鉛。
氣味
辛、平、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