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4 ? 第十四章

“那得趕緊下葬啊——”

……

城中人多口雜,一傳十十傳百,眾人都在談論藏經閣被燒是因為監寺之死觸了天怒,請求將他趕緊下葬的人越來越多……

蘇黛離去的身影越來越遠,魏玉年收回視線,看著城頭懸掛的屍首,神色未明。

年前他雖帶回了鹽稅案名單,但畢竟牽連甚廣,不好下手,且證據薄弱,他便抄擬了一份呈給了刑部尚書,想試探朝中是否還有漏網之魚。

讓他意料之外的竟是刑部尚書宋羽自亂陣腳,他找不到住持,便私自下令將監寺帶回刑部,想嚴刑拷打逼他做偽證,承認名單所列皆是虛假。

沒想到還沒用上刑具,監寺便應下了他,只要求面見聖上,當著聖上的面親口承認。

以防萬一,宋羽備了份口供,讓監寺簽字畫押,宋羽本以為萬無一失,結果監寺臨了當著聖上改了口,直言口供虛假,手印不是他的,名單所列皆是真實。

也不知監寺用了什麼方法瞞過宋羽畫的押,聖上著人一比對,果真不是他的。

宋羽氣得不行,卻又無可奈何,卻見李長正一派泰然,毫不擔憂,請求當著聖上的面重驗名單!

宋羽心中又放心了幾分。

果然,聖上再次著人比對了手印,這次結果未言說,只悄悄說給了聖上,聖上聽後當眾撕毀名單,直言名單作假。

如此明目張膽的包庇,朝中清流不知聖上做何想,都不敢吭聲。

朝中最大的權臣,乃兩朝元老、當朝右相李清元,還曾是聖上的老師,臣子們都心知肚明鹽稅案始作俑者是誰,只是朝中半數都是他門下弟子。

連聖上都敬重他李清元三分,委實動彈不得!

監寺見狀,哪還不明白聖上的意思,名單上面有不能動的人,就算拿的名單是真的,聖上也會說是假的!

他心灰意冷,一如當年一般,再次敗在這群人手裡,朝中清流不好當,做清流,又不想與人結黨,便是與兩朝元老為敵,勢單力薄,如何能爭?

他酙不破凡塵,亦不願再茍且偷生,想最後做點什麼。

他重重跪下,如將軍卸甲,鴻毛撞擊頑石般,道出多年來沉積心中的舊事——替蘇府申冤。

他言此案為冤案,乃英王為奪山河錄,故意陷害蘇傢俬藏罪犯,蘇家被抄後,他便派人奪走山河錄,如今山河錄已被英王私藏府中……

沒成想他話未說完,便被李清元打斷,以出家人幹涉朝政,胡言亂語彈劾回去。

當年英王曾向聖上言山河錄被蘇府一侍女燒毀,世間再無山河錄,後英王自請駐守西北,永不回京,才打消帝王疑慮。

此番被監寺道破,聖上不知是何表情,沉默了許久。

監寺知曉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再難拔起,他大笑,滄桑的眼中流下兩行淚水……

他不算聰明,寒窗苦讀數十年想報效大啟,未料生不逢時,先帝突然駕崩,權臣當道,他不結黨營私便是有罪,遭受排擠,連新聖也不委以重任,在朝中被處處打壓,連好友也死在朝堂之爭……

他看著滿屋的金碧輝煌和門外一重接一重的宮門,層層疊疊,望不到頭,他笑著斥責,分不清是開心還是失望:

“江河淮漢洪水泛濫,百姓棄城而逃,朝中視若無睹,反而苛捐雜稅,致使百姓民不聊生,貪官權臣當道,百官清流不敢出聲!”

“敵國來犯戰火連天,糧草卻供給不上,百姓獻上數月口糧才使得接連大捷,朝中非旦不想法安置流民犒賞三軍,反而為了鹽稅案想方設法逼我做假證!”

“莫敢以國家遺禍,試問百官初心何在?”

有朝中清流聞言開始蠢蠢欲動,想幫他說些什麼,卻看到李清元頗具壓迫的眼神後止住了。

他看在眼裡,終於露出失望:

“帝王昏庸,臣子無道!”

“大啟遲早要敗在你們這些人手裡……”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