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 第五十八章
◎終章◎
一連好幾日,派去華京的人都沒往回傳來訊息,反倒是兄長走前將她說的酒釀生意安排的明明白白,這兩日已經初見成效。
兄長的人還算靠譜,不過短短幾日,邊疆到華京的路上便設立了三十三道驛站。正好可以用這些驛站通傳訊息。
蘇黛安撫好嫂嫂和小阿枝後,每日流連軍營中打探訊息,魏斕曦憂心自家弟弟,這些日子每日三封飛鴿傳書,從不間斷,直到三封變成兩封,再到一封,到華京再沒訊息傳來。
鎮國將軍不得私自回京,連帶著魏斕曦也回去不得。
越是趨於平靜,蘇黛的心也越落越沉,聽說近日外敵屢屢有所行動,她手中緊緊攥著絹布,看向勞作百姓心中隱隱下定了決心……
大啟軍營,鼓聲響起——
蘇黛一身青衣,用盡全身力氣敲著雙鼓,一聲一聲,沉悶入耳。
邊疆戰鼓分為兩種,一種是戰士殺敵鼓舞人心的鼓,一種是召集眾人上奏天聽的鼓,這是開國皇帝親自設立並親自嚴明,若邊疆百姓有冤情,可敲雙鼓,直登華京訴請冤情。
蘇黛敲的,便是第二種。
鼓聲不斷,引來眾人探看,其中也包括魏斕曦和鎮國將軍江陰侯。
魏斕曦倒是知道蘇黛敲這鼓,是她專程將蘇黛帶到這裡的,只是不曾告訴她具體原因,這兩日華京城還是沒傳出什麼訊息,反而蘇黛說有理由上京,她便信了。
只是不由得替她捏一把汗,若這理由站不住腳,他們此去怕也是兇多吉少,反倒給了李清元機會。
人漸漸多起來,蘇黛敲得手痠,待眾人齊聚,她終於停下來,回身望著烏泱泱身著盔甲的人群,為首的是鎮國將軍江陰侯和魏斕曦。
江陰候道:“此乃上奏天聽的鼓,你有何冤情?”
蘇黛扔下鼓槌,毫不遲疑跪在高臺,朝眾人拜了一禮,風將她衣衫揚起,她跪於風中,風骨昂揚,不卑不亢:
“我名喚蘇黛,是六年前姑蘇知縣蘇賀之之女,當年我父親被冤私藏通敵叛國的罪犯,含冤而死,如今又將我阿兄宋穆以欺君之罪帶至華京,我已經找到當年冤案罪證,懇請將軍帶我上京訴請冤情。”
眾將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部分年老些的將士都聽說過蘇賀之的名字,只可惜當年發生了那樣的事……
蘇黛掏出山河錄,繼續道:
“父親生前,先帝曾暗中交代過一個任務,而後父親用了五年丈量河山,著下這本山河錄,再後來被雲遊道人指出其中有四處藏寶地,價值連城,父親也因此被嫉恨冤害。”
“我今日訴請,是想替父討回公道,向天下言明,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藏寶圖,只有一紙罪證,罪魁禍首乃當朝右相李清元!”
“通敵叛國者是他,陷害忠良者是他,私自站隊者也是他!奈何他身為兩朝元老,座下門徒眾多,勢力遍天下,連先帝也奈何不得。”
“於是先帝便設計傳出山河錄寶藏的訊息,同我父親合謀收集李清元罪證,可惜先帝突然崩逝,父親也含冤而死。”
蘇黛手中高高揚起一則聖旨,話被吹散風中,引起喧然眾議。
“這是先帝曾留下的聖旨,便埋於雲遊道人所說的藏寶地中,前兩日我親自挖出來的。”
蘇黛將聖旨展開,一字一頓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深感疲乏,恐時日無多,此詔留於後世,兩朝元老右相李清元,構陷忠良,通敵叛國,如今證據俱在,賜以死刑,滿門流放。”
此言一出,底下鬨然雜亂,紛紛議論,連鎮國將軍都詫異了一瞬。
蘇黛合上聖旨,看著人群,心下突然平靜起來。
這些東西恰好被父親埋在邊疆,離這裡不過三十裡。也許是覺得天高皇帝遠,李清元找不到這裡,她從前找到的時候,不明白為什麼先帝知道了真相不直接將李清元賜死,現在她好像明白了。
人心所向,帝王權術,非是以帝王之心便可做決定的。追根究底,先帝在等待一個機會,只不過沒想到機會還沒等到,他便突然駕崩了。
蘇黛緩緩道:“往些時候邊關將士問朝廷要糧,朝廷各種理由推脫,更甚者言被途中盜匪所劫,可前些日子,我阿兄沿途設立三十三道驛站,用來經營酒釀生意,路途暢通,無一盜匪阻攔,其中緣由可想而知。”
“邊關將士浴血奮戰,他們卻在華京穿金戴銀,享受榮華。”
“前兩日外敵來犯,我從他們身上找到李清元通敵罪證,是為叛國。”
“我蘇黛今日在這裡懇求大家,幫幫我,將我送去華京面聖,請大家承先帝遺詔,將李清元捉拿歸案!”
下首鴉雀無聲,似都沉浸在蘇黛方才這番驚天動地的話語裡。
鎮國將軍率先派人將聖旨拿過來,確認無疑後轉身道: “國營衛,鎩羽衛隨我進京清君側。其餘人駐守原地聽袁副將指揮,迎外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