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倫聞言頓時沉默了。
劉辯接著說道:“可我不想當皇帝,反正父皇和大臣們都不喜歡我,不如干脆就讓弟弟當皇帝算了。我就想每日在道觀裡修道,還有聽你講故事……”
雪倫依舊保持著沉默。
劉辯見雪倫不說話,便扯了扯她的衣袖說道:“如果我當了皇帝,你可以到宮裡來陪我嗎……我在宮裡給你修一幢更大的藏書閣,把全天下最好的書都收集來給你讀,你跟我一起進宮好不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雪倫摸了摸這個少年的頭:“傻孩子,這樣是不行的……”
“哼!你就是不想管我!”劉辯甩開雪倫的手,眼圈中有淚水在打轉,“你們誰都不管我,也不關心我的感受!你們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我討厭你們!”
說完,劉辯奪門而去。
雪倫伸出手想要挽留這個少年,但是最終卻什麼也沒有說出口,低垂著眼簾將手放了下來。
……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死,皇子劉辯即位,太后聽政。
同年七月,史子渺道長收到了一封帛書——這是一封信件。
他僅僅是接過信件看了一眼,就知道事情並不簡單,於是將這封帛書帶到了藏經閣,將其交給了隱居的雪倫。
信件的內容很簡單,是久居宮中的皇帝陛下思念史子渺道長,所以特地寫了一封親筆信來問候。
但信件的下方,卻有一個奇怪的花紋。
雪倫一看到那個花紋,就深深皺起了眉頭。事實上,那個並不是花紋,而是拉丁語中的一個單詞,其中的含義是……救命。
雪倫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心已經沉到了谷底,於是轉頭問史子渺道:“現在朝中情況如何?”
史子渺不疾不徐地說出了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前些日子大將軍何進最近上奏,請何太后盡罷中常侍以下諸宦官職,改以郎官補替,但是太后沒有照做,大將軍對此頗有不滿。據說大將軍還從發了文,要從洛陽外調遣軍隊,似乎是打算搞一些大動作……”
雪倫聞言立刻就明白了。
大將軍與太后本是兄妹,在打壓了董氏先帝母親)外戚勢力,以及蹇碩為首的擁護另一名皇子劉協的宦官勢力之後,何氏兄妹便在政壇上沒有了外敵。
在失去了來自外部矛盾的壓力,兩人之間的內部矛盾便漸漸顯現。
大將軍想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權威,便要徹底清除宦官勢力。然而宦官之中的十餘位中常侍則是與宮中的何太后有共同利益,此時正深受何太后寵信——何太后需要宦官們來維護自己的權威與對朝局的掌控,而宦官也需要皇權的背書來保證自己能繼續享受特權。
兩人的矛盾本來都隱藏在水面之下,但如今這一事件的爆發,讓兩人的矛盾直接激化。
雪倫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辯兒……陛下呢?陛下怎麼樣了?”
史子渺望著院子裡的庭院之中正開著的槐花:“母強子弱,外有權臣……陛下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好過,否則他不會向你求救。”
雪倫低頭看著腳尖,緊緊地咬著自己的下唇。
權力之間的角逐,對她來說並不陌生。權力的爭鬥往往是災禍的根源,長此以往不僅劉辨會在這場鬥爭中成為犧牲品,這個國家也會生靈塗炭。
一些不好的回憶浮上心頭,雪倫的心隱隱作痛。
“為什麼人類總要爭鬥不休?”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擁有越多的人就渴望越多,這個冥冥之中的因果迴圈,早已註定了一切。”
“我不懂。”
“不,你懂,你的年歲比我還要長,你應該懂的。”
雪倫陷入了沉思思。
也不知過了多久,雪倫轉身進入了閣樓內。
過了不多時,她便從閣樓內走了出來。她出來時頭上戴了一個斗笠,而腰間則多了一把長劍。
史子渺有些慌亂地問道:“你這是要做什麼?”
雪倫的聲音非常平靜,“你口中的人之道,以及那因果迴圈……由我來親手斬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