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章 經紀總監

對於經紀公司來說,旗下的頭牌流量明星失蹤這件事情,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沒有想象中的大。

流量明星的營銷模式,與傳統的藝人的營銷模式完全不同。

在這個模式之下,偶像明星都是流水線打造出來的“標準化”產品。他們透過選秀批次化生產出來,然後透過粉頭組織粉絲有組織地刷資料的方式不斷增加人氣,很輕易地就能給公司帶來超額的利潤。

在這樣一個營業體系之中,很多時候流量明星本人並不需要出面,就能透過各種各樣的營銷增加曝光度,並且帶來熱度。

今天發個早就錄好的歌,明天在發個早就錄好的訪談影片,大後天再發個西服寫真照……反正別管發的是什麼,只要有流量明星參與了,再讓粉頭帶著粉絲們中的“資料組”有組織的去做資料,就能夠增加該流量明星的曝光度。

粉頭帶領粉絲有組織地做資料,根據粉絲組織的實力以及流量明星背後資本的實力影響,這個人不一定能夠上熱搜第一名,但是總能夠在一定的範圍內形成“這個明星很多人喜歡”的錯覺。

當人們在社交媒體中頻繁見到某個明星的時候,部分人會在羊群效應的作用之下,覺得不瞭解這個明星就落伍了,於是拼了命地去了解其相關的知識。

在這個瞭解的過程中,粉絲團會有組織的發放一些檔案,從而讓一些辨別能力不強的粉絲,被資本為偶像明星打造出來的人設所感動,然後成為新的鐵粉,接著這個新的鐵粉再去影響其他的人。

這樣一個病毒式的營銷,不可能“感染”所有人,但介於網際網路的傳播能力極強,哪怕只能影響一小部分人最終聚集起來也是非常可觀的人數。

有了一定程度的粉絲群體之後,粉頭會組織起這些粉絲,透過有效的分工和組織,以社交媒體作為陣地,不斷地擴張偶像明星的影響力,進一步地擴大粉絲群體甚至是“出圈”。

在這個營銷過程當中,有組織的粉絲團體,既是營銷的主體又是消費的主體。粉絲那狂熱的打榜、刷資料,為資本免費營銷了自家的偶像,而粉絲們為了自家偶像打榜、買代言產品的消費,最終會又會成為喂進資本口中的肥肉。

說白了,就是韭菜。

在韭菜……哦,是粉絲們的鼎力支援之下,雖然水新傳媒的偶像明星實際上失蹤了,但是透過公司平日裡積累的一些材料,暫且還能夠維持明星的熱度,給人一種這個偶像明星還在活動的處決。

但偶像明星的人設畢竟是依賴真人打造的,總是依靠一兩張照片,一兩首槍手寫的歌在微博維持熱度也不是辦法——一個只能在微博上活動的偶像,是不能給公司帶來經濟利益的。

綜藝、廣告……這些才是能夠帶來曝光度和經濟利益的重要活動,而這些需要偶像明星本人出面才行。

王彬為了儘快找回自家的偶像明星,已經請了私家偵探去秘密調查,調查地以交通大學為圓心向四周輻射——那是他們家頭牌最後活動的地方。

距離王彬請人去調查,已經過了差不多一個星期,那些私家偵探卻完全沒有帶回來有用的資訊,這讓王彬愁得髮際線都後退了半厘米。

就在王彬以為今天又沒有訊息的時候,他的手機突然間響了起來。王彬拿起手機看了一眼,然後急不可耐地滑動了接聽鍵——來電的是他聘請的一個私家偵探。

“喂,有訊息了嗎?”王彬一接通就急不可耐地說道。

電話另一頭傳來了一個沙啞的聲音:“關於你家藝人下落的訊息……沒有。”

王彬有些惱火:“沒有就不要打我電話!”

王彬說著就要結束通話電話,然而電話另一頭的聲音卻發出了輕笑,然後接著說道:“先別急啊,我這邊有一些你可能感興趣的……別的訊息。”

王彬耐著性子沒好氣地說道:“有話快說。”

“在你們家頭牌藝人失蹤那天,在交大那邊搞活動,然而他卻中途離開了,去了一個地方……交大的舊教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