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作,總會有一點其他的愛好吧?”張曉陽努力地讓談話繼續。
“沒有。”艾琳搖了搖頭。
此時此刻,張曉陽已經快要搬家到珍珠港——蚌埠住了。
好在,艾琳醫生最終還是沒有讓張曉陽太過尷尬,她手指抵在下巴上思忖半晌後說道:“如果硬要說的話,我還蠻喜歡星星的。”
“星星?”張曉陽疑惑。
艾琳透過落地玻璃望向無垠的宇宙道:“仔細想想,我之所以喜歡坐在這裡,可能也是因為這裡能夠看到星星吧……每當看著它們,不知不覺心就能夠靜下來。”
艾琳的這番話,出奇地直接說道了張曉陽的心坎裡。
“我也有這種感覺”張曉陽輕聲感嘆。
“你也喜歡嗎?”艾琳扭頭看向張曉陽問道。
不知是不是錯覺,張曉陽總覺得她語調變得高昂一些。
張曉陽心底的回憶又浮現上來:“小時候很喜歡,但長大了以後城市裡光汙染越來越嚴重,後來慢慢地就看不到了,也因為越來越忙漸漸沒有時間去看了。”
“看星星的時候,你會想些什麼呢?”
“以前只覺得很漂亮,但後來漸漸覺得在星空之下,人類和社會是如此的渺小……”
張曉陽望著茫茫宇宙,不禁陷入了思索——
自由人類、利維坦、真實世界、夢境、人生……這些壓在每個人身上都如同山一樣巨大的壓力,當放到宇宙層面來觀察時,卻又如此地渺小。
人類總是自以為是地思考著,思考著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並在最後將人與宇宙的關係導向自以為是的方向。
實際上,就算人類滅亡了又怎麼樣呢?
在這場人類兩方的戰爭之中,不論最終勝利的是利維坦或是自由人類,從宇宙的宏觀層面來說,不過是物質的排列方式發生了一點微小的改變罷了,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
張曉陽思考著,不知不覺就走向了虛無主義的窠臼。
或許是因為憋得太久了,張曉陽不知不覺就將所思所想說出了口。
“有意義的。”艾琳在聽到張曉陽字眼自語後,突然提高音量打斷了他。
張曉陽抬起頭,有些訝異於艾琳的主動開口。
“或許從宇宙層面看,人是渺小的。但從微觀層面上看,人卻又是巨大的。”艾琳似乎是在組織語言,停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億萬年前,從水下第一個生命的萌芽——最為簡單的uca開始,到億萬年後能夠探索宇宙和時間起源的人類,從最簡單的dna的鹼基序列,到複雜的生物組織結構,生命以一種簡單又複雜的方式創造了奇蹟。我越是研究人體,就越是感嘆於人體的精巧與精妙。我時常在思考,人類……不,碳基生物究竟還有怎麼樣可能性?”
張曉陽知道艾琳還沒說完,他靜靜地聆聽著艾琳的訴說。
艾琳繼續說道:“人類擁有全面發展的潛力,我們的文明正是許許多多滿懷熱情的人,在自由中發展、在競爭中創造的。從百家爭鳴到文藝復興,從資產階級革命到無產階級革命……人類的每一次變革都是人類作為‘人’的意識覺醒,是人類向著全面發展的進步。”
“但那也是人類文明中最動盪的時代。”
“適當集中而統一的社會秩序,會為發展創造安穩的環境,但過度集中最終只會成為覆滅的根源。利維坦不再把人當成人,而是把人當成了組成自身的零件和燃料,將人類全面發展的潛力徹底抹殺……”
艾琳握緊了雙拳,儘管她的語氣依舊平和,但張曉陽能從她那雙碧綠的眸子裡,看到她心中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