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1章 人之將死

其實早在第二次公司戰爭結束之後,藤原龍一就已經差不多是半退休狀態了。

他不再參與人革聯的各項工作,而是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工作之中。

在那兩極對峙的二十多年裡,他作為一名元老卻始終處於隱身狀態。他很少參加會議也不參與決策,以至於很多人都快忘了還有他這麼一個人。

造成這樣的局面的契機,是在第二次公司戰爭結束之後的某一天,藤原龍一和張牧的一次談話。

沒有人知道那次藤原龍一和張牧談了什麼,他們只知道那次談話結束之後藤原龍一就告別了中樞,後來的日子裡他一直在學校和研究所從事著科學研究工作。

大多數人都猜測那是一次權力的鬥爭,而藤原龍一是失敗者。

這些人的猜想不能說是存在錯誤,只能說是完全離譜。

張曉陽透過藤原龍一的視角瞭解到,兩人那一次的談話遠非如此簡單,相反那次談話的格局相當大,是一次對人類的未來以及人革聯未來發展方向的爭論,可以說那一次談話影響了後來人革聯乃至人革聯滅亡之後秘黨殘黨的未來。

雙方討論的重點,其實有兩點。

首先是第一個是純理論問題——資本究竟是不是生產的必須要素?

在這個問題上,兩人很快達成了共識。

兩人都認為資本並不是生產的必須要素,而是生產要素的分配要素。即生產過程完全可以脫離資本進行,資本之所以在資本主義時期展示出了生產要素特性,是因為資本在分配生產要素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計算機科技並不發達的舊時代,除了資本之外幾乎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讓物資和資源在一定範圍內實現合理配置——畢竟人的能力是有極限的,越是精於算計就越是往往能夠在預想不到的地方出現疏漏,有時候在宏觀層面的統計可能只是小數點後一兩位出現了偏差,到具體的實踐場景之中卻往往造成了相差了十萬八千里的荒誕場面。

在自然科學領域,這種過程既非週期又不收斂,並且對於初始值具有敏感的依賴性的現象,被稱為“混沌現象”,而會產生這種現象的複雜系統則被稱為“混沌系統”。

因此資源和物資的分配工作,只能交由貨幣這種工具,由每一個人類採用“分散式運算”這種方式來完成。而貨幣和商品經濟的成熟使得資本出現,也為階級基於資本分化提供了條件。

於是,面對人類社會這樣一個“混沌系統”,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脫離了資本人類社會是否有更好的生產要素配置方案來取代資本?

或者更深入一點說,人革聯究竟要採用何種方式來維持社會執行和發展?

或者用再哲學一些的方式來描述題幹……何去何從?

張牧始終認為,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要實現人類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就應該充分運用已經成熟的市場這隻無形之手。當前的科技水平和物質生活水平還沒有達到足夠的層次,應該在合理管控和嚴格控制的基礎之上運用資本,以此調動各經濟個體的自發性,從而實現經濟、產業、人類自身的共同發展。

事實上不僅張牧這麼想,就連秘黨的絕大多數人也都是這樣想的。

但藤原龍一則堅持認為,資本主義已經走到了絕路,如果再繼續發展下去最終不過又是一個新的輪迴。他堅持應該發展新的技術手段來進行分配,諸如人工智慧或是超級計算機借用新的手段來進行“有序配置”,而不是將資源配置如此重要的事情再度交給資本與市場。

兩人在這場爭論之中吵得面紅耳赤,最終兩人不歡而散。

雖然雙方都清楚對方對自己沒有惡意,但有時候路線的爭執往往比其他的爭執更加激烈。

其他事情上有矛盾兩人最多打一架,路線一旦矛盾那可就不是獻祭一兩條人命能解決的了。

好在藤原龍一也有自知之明,主動開了中樞然後一頭鑽進了自己的研究專案之中。張牧也還是念舊情的,沒有效仿當年蘇慈宗舊事,而是任憑藤原龍一去拓展他的“興趣愛好”去了。

從最初一同蹲監獄到一同革命締造的友情,絕非一次爭論就能夠破壞。

但之後的十幾年裡,兩人卻不再往來。

直到有一天,張牧向藤原龍一發出邀請,請藤原龍一到自己的宅邸來吃晚餐,兩人才再次聯絡上了。

藤原龍一原本還有所猶豫,但看到最下方落款處的簽名,只寫了一個阿拉伯數字“3”之後,便決心哪怕是鴻門宴也要去一下——那是在監獄中時兩人暗中會面的標記,是隻有他們兩個人知道的暗號。

藤龍一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張牧的宅邸。

然而當藤原龍一見到張牧的時候,他懸著的心驟然放下,變成了一絲悲涼。

他終於明白了張牧為什麼想要見他——張牧病了,而且似乎病得相當重。

張牧見到藤原龍一格外高興,甚至不顧護士的阻攔站起來迎接他,然後拉著藤原龍一坐到了沙發上開始促膝長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一次兩人並沒有像上次那樣,聊非常宏大的話題然後爭得面紅耳赤。他們都已經人到中年,不再有三十歲左右時的那種精力去爭吵了。兩人談的都是些家常瑣事,看起來就像是兩個中年老男人喝茶聊天一樣,平常而又溫馨。

待到飯菜都準備好後,張牧才拉著藤原龍一落座,兩人就這麼一邊吃飯一邊聊了起來。

“我們已經多久沒有見面了?”

“很多年了,我也記不清楚了。”

“我還記得,十年零三個月,你最後一次和我見面的時候,是那次我們在會議上遇見,那次你甚至沒有和我打招呼。”

藤原龍一愣了一下,他沒想到張牧還記得這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