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
其實也算不上是偷襲。
最多隻能算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而已。
也就是姚亮之前跑位的時候,是4個內線球員穿插在一起。過於寬大的身材影響到了這傢伙的視線。
所以姚亮並沒有注意到。距離他很近的鮑里斯迪奧想給他騰空間的時候,方向上出現的偏差。是把阿里納斯帶到了巴特爾的身後,而到了這裡人家就不跟著他走了,尤其是看見姚亮準備出手,布蘭登海伍德又沒有及時的換防過來?這才選擇了補防過來。
這也是為什麼姚亮會有腦後生風的感覺?
不過現在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姚亮認為自己大概已經猜測到三分球屬性過線後,到底有什麼樣的不同之處?
“難道這一項的作用是“規避風險”?要是有人威脅到我的投籃?系統就會幫我把球收回來?”
沒錯,姚亮的猜測也就是這個。
眾所周知,一個球員的出手命中率不管是高是低。但在被評價的時候,肯定會用上“合理”這個詞。
也就是說在合理的情況下合理出手。起碼不能頂著人投籃吧,也才不算是瞎雞8浪…。哪怕是命中率不高,那也只是手感的問題。
不過不管合不合理,這乍一看之下,這項能力好像對於姚亮來說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吧?
畢竟都說了,這傢伙也有自己的判斷。而是他的命中率跟手感又沒有關係,是要看干擾力度大不大。
當然了,干擾到底大不大還是得這傢伙自己作出判斷。
那需要系統多此一舉。
還要幫他規避風險。
再說了,規避風險的同時,不就沒了造犯規的機會嗎?
如此一來,豈不是得不償失?
所以在這一刻,姚亮的心情是有點糟糕的。
畢竟外線投籃本身就是他為數不多的進攻手段之一。要是一旦有了風險,系統就不讓他投籃了。甚至連浪的機會都不給他。那他以後想要完成得分這項任務又得多難啊。
就拿眼前的情況來說吧。
按照正常的情況下。他應該在對手補防之前就已經出手了。所以說這種情況下還要被阿里納斯蓋帽的風險。
但現在他的情況卻更危險。
畢竟海伍德已經到了他的面前,身後還有個阿里納斯,兩人這一前一後的對他都形成了包夾之勢。
這個時候別說投籃了,就是傳球也有極大的風險。
也幸虧是傑森特里接應的夠快。
看到姚亮被困之後,就立馬跑了過來。
姚亮這才脫身而出重新開始拋跑起了位置。
但按照系統現在起的作用。很有可能他即便是跑出位置來的,也可能會出現之前的情況。
所以姚亮能不鬧心嗎?
不過這傢伙這一次鬧心,只鬧了一小會。
因為他猜測的既正確又不太正確,
因為這項作用遠比他猜測的強大的多。
再次跑位置,原路原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