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章 舊案有錯謬?

第53章舊案錯謬

晚飯時候,勞餮回到家裡。難得按時回家,家中的侄姑娘問叔叔吃飯沒有,勞餮說,幫我下碗麵條吧。

侄姑娘是哥哥的女兒,哥哥五年前因癌症過世,做叔叔的把侄姑娘當女兒養,送讀了大學,又帶在身邊,然後聯絡同學單位,在貓城一家不錯的民營企業工作。

勞餮其實並非北方人,但在吃飯問題上像北方人一樣簡單,加之幹刑警久了,一日三餐大多在對付中進行,因此吃碗麵條,如果加一個煎雞蛋的話,就很滿足。

侄姑娘熟悉了叔叔的生活習慣,爽快地答應著。二十分鐘後,端來一碗雞蛋煎餅加辣椒肉絲的麵條,勞餮聞著面香,心含笑意,滿臉紅光。

他們老家在長江邊,既南且北的地方,因此能吃麵,也能吃點辣。

吃麵的過程中,勞餮不時停下,不時思索,甚至中途還在飯桌上寫寫畫畫,儼然陳景潤做哥德巴赫猜想。一碗麵吃了大半天。

生活中,勞餮習慣晚上休息的時候,梳理案情中複雜的線條。

白天,王霸給他提供了線索。這個線索非同小可。他因此腦子裡一直充斥著光頭和餘向陽以及高如鐵的畫面!

高如鐵替人背了冤包?高如鐵替人背了冤包?他反覆在心裡唸叨。

他曾經不是沒有過這方面的懷疑。自己懷疑自己,那是認真,那是負責,那是敏感中的追求完美,但現在他人說出來,甚至提出證據來,就性質完全不一樣了。

作為偵破主刀手,又是一向以思維推理著稱,考慮事情總是前後左右三公里的一位刑警,卻在十五年後被人告知:以前辦理的案子出現了遺漏和瑕疵,這難免不會讓他憂心和驚心。

驚心不是危言聳聽,如果真有遺漏,也就意味著有錯謬;而有錯謬,就會有冤屈。

也就是說,當年省廳督辦的“3·23案”,真兇有漏網之魚,茲事體大,自己難逃其咎,難逃其咎啊!

負責任地說,難逃其咎事小。法律出現的不嚴謹,和那個被冤屈的人,才是事大!

被冤屈的是高如鐵?或另外的人?事情一旦落實,可謂翻天覆地!

仔細思慮,樊綱被冤屈的可能性小。但即便停留在高如鐵那裡,也意味著樊綱的罪行隨之有一些改變,整個案件的性質可能都有改變。

非同小可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王霸提供的線索真的靠譜嗎?

線索來自餘向陽,而餘向陽死了。

這是焦點所在,也是勞餮將事情在腦子裡像炒豆子一樣翻來倒去的原因所在。

王霸是真的想做線人,求得警察的保護,順便賺點資訊費,而遞來投名狀嗎?

如果看他現在窩囊的樣子,尤其是他老婆黃琪,不修邊幅......如此的話,他還真的有可能走這一步了。

但問題是,他並非才出獄,不應該是今天這個樣子的,也絕不會是今天這副樣子的——被幾個協警捉到了治安大隊,不戴口罩有必要帶到公安局嗎?按他的敘述,是騎摩托車的過程中,被協警逮上的,那麼為何黃琪跟來了呢?一個在送貨的途中,一個看樣子是剛從家裡慌慌張張跑來的。她為何要跑來呢?一點小事用得著這麼替老公擔心嗎?

所以,這就是令人生疑的地方。

但想一千道一萬,就用事實驗證吧!怎麼驗證?姑且相信王霸的,找到那個光碟。

第二天一上班,勞餮就給張英打電話。這次電話中說得很急促,沒有商量的餘地,張英便放下手頭工作,開車趕到了斯密之鄉公司。

張英又重新過濾一遍上次查過的電腦,重點在餘向陽使用過的一臺電腦裡,翻找文稿、圖片、老歌、老電影等等,勞餮則走向辦公室的內間,臨時堆放東西的小倉庫。

內間光線不好,勞餮伸手在牆面按下日光燈開關,雙目在空間搜尋,發現雜物堆放得亂七八糟,比剛進門時瞄到的那一眼更是雜亂不堪,一如一家倒閉了的企業。辦公桌、傢俱、書報、衣物、人物模型等等,四處亂散。

勞餮厭惡地擤了擤鼻子。

但不過,臺桌上一件物品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是一張如兵乓球一般大的桌子,上面放著一臺影碟機。勞餮是影迷,對影碟機、功放機、投影儀之類的電器有著特別的感情,他的家裡至今還保留著第一代步步高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