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這幾行詩,把一個愁怨的姑娘完美刻畫了出來,讀到此處,少女的眼前似乎真的出現了一個美麗又憂傷的女子。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2著,
冷漠,悽清,又惆悵。”
讀到此處,少女的眼角泛起了淚花,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感到難過,只是莫名想哭。
也許,這才是詩的感染力。
少女把紙小心疊起來,問:“那個女子,是你的愛人嗎?我要在哪裡,才能見到她?”
那人是誰,這江流真不知道,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那得問戴望舒去。
見江流遲遲不肯回答,少女以為自己提起了江流的傷心事,她又問:“是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嗎?”
江流搖了搖頭,表示這個丁香姑娘,來源於自己一個朋友給自己講的故事。想要找這個丁香姑娘,那就得去杭州,找一個叫戴望舒的人。
戴望舒?
少女記下了這個人名,隨後問:“對了,你寫的詩非常好,按理說可以透過這一個關卡,只不過......”
還有隻不過?
江流一陣無語,他的耐心已經到極限了,要是這少女再提出什麼無理要求,那他就立馬扭頭走人!
但聽少女緩緩說:“這詩讀完,餘味無窮,似乎還有下一節,那這下一節是什麼,你為何不寫出來?”
實際上,《雨巷》這首詩有上下兩節,江流只寫出了第一節。這第二節,江流不是不想寫,而是寫不出來。
因為高中學習的課本里,可是《雨巷》後面跟了個括弧節選),他只學習過上半節,對下一節一無所知!
沒辦法,江流只好說:“我接下來要參加文化沙龍,這首詩的下一節,我會在那時公佈。”
聽到江流這麼說,少女無奈地表示自己知道了。隨後,少女把紙一疊,說:“你跟我來吧,算你透過考驗了。”
江流點了點頭,跟著少女前進,終於是來到了客廳,見到了竇國和。
竇國和見到江流跟著少女來到客廳,驚訝地問:“你怎麼直接把他帶過來了?不應該先把作品交給我,我再決定他能不能來嗎?”
少女回答:“這人的作品,爹爹你看了,一定會同意他進來的。”
一聽這話,竇國和有些驚訝,自己這女兒的眼力很高,被她認可的作品,那可是稀少。
竇國和說:“讓我看看。”
少女把紙給竇國和,竇國和拿到紙,起初一看,臉上不自主地浮現出厭惡。
這字也太醜了。
如果不是有自己女兒的擔保,這種紙,竇國和都是直接扔掉的。
喜歡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