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仙術是江流獲得的第一個絕技,用起來是無往不利,可今天碰上了老崔,卻被他輕易化解。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老崔拿起酒壺,把剩餘的酒一飲而盡,隨後打了個酒嗝,躺在椅子上睡起了覺。
江流眼見計劃失敗,正打算離開,卻聽見老崔在醉夢中呢喃什麼。江流心中好奇,走進一聽,才發現老崔似乎在夢中講故事。
這故事似乎是老崔的親身經歷,但離奇程度卻讓人大跌眼鏡。江流聽的入迷,給這故事起了個名字,叫“道士下山”。
老崔原名崔植,他的童年也是不幸,沒見過父母長什麼樣,打小跟著舅舅過日子。舅舅家是開古玩店的,之前行情好,還能養著老崔。等把老崔拉扯到六歲,行情不行了,家裡也沒錢了,便不再理會老崔。
老崔家在河南嵩山,他實在活不下去,想跑到少林寺當個沙彌,吃口佛家飯。但老崔那時候小,一個人上嵩山,少林寺沒找到,反而迷路在山中。老崔急的哇哇大哭,哭聲卻引來了一名道士。
道士說自己是嵩山隱水觀的道長,看老崔有道根,不如跟他上山當道士。老崔一想,只要有飯吃,當和尚當道士都行。
隱水觀是個小道觀,常年見不到一個香客,老崔跟著師兄們種地練功,也算過了一個不錯的童年。他以為自己會這樣度過一生,可災難,還是降臨在了他頭上。
那天,隱水觀裡來了一群官兵,領頭的將軍說觀裡藏有反賊餘孽,而這個餘孽,胸口十字處有一火焰胎記。
自己身上有什麼,老崔心裡很清楚,如果自己真的是什麼反賊餘孽,要是被發現,那肯定是難逃一死的。老崔又不能直接偷跑掉,他一跑,自己的師傅師兄可就要受難了。
老崔思來索去,決定兵行險招,他跑到官兵面前,大喊:“官爺,我舉報,觀裡有個人,確實胸口有火焰形狀的胎記。”
官兵問:“他在哪?”
老崔回答:“他剛剛偷跑出觀了,他剛離開,現在追還來得及。我熟悉附近地形,原意帶領各位官爺前去抓捕逆賊。”
官兵咧開了嘴,說:“好小子,有眼神,等抓到了那人,我一定重重有賞。快帶我們去。”
“小的領命。”
說完,老崔帶領全部官兵離開了道觀,往深山裡走去。老崔表現的像個賣友求榮的小人,眾官兵也沒有懷疑老崔說的話,只跟著老崔快步離開隱水觀。
觀裡的道士都是整天在一起洗澡睡覺的,他們自然也知道老崔身上有火焰形狀胎記。官兵走後,道長仰頭長嘆,說:“各位弟子,我們師徒緣分已盡,大家快點收拾東西離開此處,還俗吧。切記,以後萬萬不可透露自己曾經是隱水觀的道士。”
眾人抱在一起大哭,隨後各自收拾行李,離開了隱水觀。另一邊,老崔帶著官兵們奔行在山林中。走了一會,官兵覺得不對勁,一路上為何沒有人走過的痕跡。
官兵覺得自己上當了,一巴掌打在老崔後背上,老崔一個蹣跚,跌倒在地。
官兵問:“刁民,你可是在騙我?這一路,我未看到有人走過的痕跡。”
老崔裝出哀求的神色,說:“官爺饒命啊,我哪敢騙您啊,在後山有個山洞,那逆賊一定躲在山洞裡。”
官兵怒斥:“我再給你一次機會,若是那山洞裡沒人,我定當場剁了你。”
老崔急忙說:“多謝大人,如果沒有找到逆賊,小民甘願受罰。”
“別囉嗦了,快點帶路。”
“小的領命。”
老崔繼續帶著官兵們行走,不一會,果然來到一個山洞之中。這山洞內不見陽光,從外面往裡看,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
老崔說:“官爺,那逆賊一定藏在這山洞中。這山洞只有一個出口,他逃不掉的。”
官兵看了老崔一眼,隨後一腳把他踹到洞口,說:“你先進去探探路。”
老崔面露難色,隨後咬了咬牙,說:“小的領命。”
接著,老崔站起身,朝洞裡喊:“崔植,出來吧,那些官兵走了。”
隨後,老崔進入山洞,消失在黑暗中。一進入山洞,老崔立馬加快了腳步,他剛剛騙了官兵,這山洞,其實有兩個出口。老崔從另一個出口走出,連忙跑回隱水觀。
隱水觀中已經沒了人,老崔便知道師傅師兄們已經離開。他不敢多停留,在道觀門口磕了三個頭,隨後也離開了隱水觀。
另一邊,官兵見老崔遲遲不出來,心中懷疑自己上當了。他一揮手,手下一擁而上,進入山洞。山洞裡一個人影也沒有,官兵大呼糟糕,隨後帶人折返回隱水觀。此時的隱水觀一個人影也沒人,官兵覺得自己被戲弄,便一把火燒了道觀洩憤。
從此,嵩山就沒了這個道觀,道觀裡的道士也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他們謹記師傅的話,不說自己是隱水觀的人。因此,隱水觀也就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成了無人知曉的道觀。
老崔離開了嵩山,不知道要前往何處。老崔想了想,自己命中屬火,而南方也屬火,想要建功立業,出人頭地,那就往南方走。但老崔知道自己是反賊餘孽,便不敢想著出人頭地,所以他打算往北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方屬水,老崔前往北方,火被水相剋,命星隱晦,不易被人發現。但火被水剋制,自己去北方即使不被發現,那以後的日子也不會過的舒坦。所以,老崔決定往東北走。
東方屬木,木生火,可以保著老崔性命無憂,再加上北方的水隱晦命星,便於自己隱藏。老崔覺得,東北方是個好去處。
敲定了主意,老崔便開始動身。這些年,老崔在隱水觀學習了不少本事,他運起吐納法,腳踩七星步,飛快往東北方向走去。
因為擔心身後有追兵,老崔不敢走大路,只挑山間小路行走。一路上,猛獸與落石齊發聲,萬仞山與絕命崖悄藏伏,一不小心,便是葬身虎口,一步踏錯,便是墜入萬丈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