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以後別躲在樹後偷拍
留觀兩天,李鶴薇出院。恰逢禮拜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她有些不習慣他們的親暱,但也盡數接納。
晚飯後,程映秋搬完最後一車行李,送走父母,周遭終於安靜下來。原主三室兩廳兩衛的房子,142平米,與李鶴薇在深圳56平米的小兩室裝修風格完全相同,地中海田園色調,搭配極具親和力。
三間臥房都有陽臺,她住帶著盥洗間的主臥,旁邊稍小的臥房被改成工作間,擺放著三個畫架,一張實木桌,一組書櫃。
她熟悉著環境,程映秋明媚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姐,我打算買一張可移動升降書桌,平時在客廳辦公。”
李鶴薇走出工作間,在茶幾前的沙發落座,回道:“隨你。”
“畢竟你畫畫的時候不允許人打擾嘛。”程映秋自然地挽著她的胳膊,拿手機給她看,“來,幫忙參考參考,我相信你的欣賞水平。”
李鶴薇匆匆掃過,細長的食指點一下螢幕:“這張。”
“哇,我正好在它和另一張柚木色書桌之間舉棋不定。”程映秋下單,“謝謝老姐。”
“不謝。”李鶴薇收回視線,低頭回複同事的微信。
程映秋問她:“明天複工?”
“嗯,後續還有不少工作需要處理。”短暫的兩天,李鶴薇大致明確崗位的職責範圍。
“我也是,明天開工。”程映秋雙手合十,虔誠祈願,“希望一切順利。”
養精蓄銳,姐妹倆臨近9點就各自回屋。李鶴薇沒有早睡的習慣,她輾轉難眠,最後坐起身,趿拉著拖鞋,移步去工作間。她仔細瞧過原主的畫稿,知道兩人存在的差距,以及怎麼彌補。
例如閑暇的時候多加練習。
李鶴薇坐在畫架前,取下手腕的頭繩,挽起長發,隨後找一段車站的監控影片,開始速寫來往行人。她觀察和捕捉人物的面部特徵,先畫大概,再補充細節。
良久,李鶴薇終於停筆,蜷縮的食指靠著鼻尖,薄唇微抿,在思考什麼。兩分鐘後,她再次提筆。
窗外的細雨,從絲絲縷縷到密密匝匝,輕輕拍打著玻璃。夜已深沉,畫紙消耗半摞,房間的燈終於熄滅。
翌日,蒲辰市公安局技術中隊辦公室,李鶴薇溜達一圈,在靠窗的位置找到自己辦公桌。她坐下來,開啟電腦,門外進來的女警在她對面桌位,關心道:“小李,昨晚沒睡好?”
說話的人正是中隊的大姐何英,副隊長,負責現場勘查和內勤,比李鶴薇年長六歲。
“可能吧。”回房的時候確實已經半夜兩點。
“你們年輕人就喜歡熬夜。”何英整理著稍後開會的資料,問她,“身體沒事吧?今早的會議我來組織。”
“還好,底子硬。”李鶴薇心頭熨帖,穿書前,她在司法研究所工作,接觸的男性同事偏多,身邊只有助理是女生。她感慨,還是女人多的地方溫暖啊。
8點30分,中隊早會,何英將前兩天值班警情和案件線索做簡單彙報,其他警員分析。李鶴薇聆聽,記錄案件相關資訊,最後總結下一步工作計劃。她偶爾不經意關注角落的陶聆,瞧她一絲不茍地做著筆記,從容發言。不到25歲的年紀,只有兩個月的工作經驗,難怪助理看小說會偏愛她。
心性確實比其他初涉社會的年輕人穩定,不急不躁。
時光荏苒,7月的最後一天,午休後,李鶴薇歸整著各項資料,收發相關檔案。半個月以來,技術中隊協助綜閤中隊偵破兩起入室盜竊案,一起拐賣兒童案。她也逐漸適應蒲辰的生活節奏,朝八晚六,一週兩三次加班。14點24分,110指揮中心的電話不期而至。
“柳岷河北橋附近發現一具男屍,請技術組盡快前往現場。”
“收到。”李鶴薇結束通話電話,抬眸,周圍的同事都放下手頭的工作,陸續去更衣室穿衣服。她們夏天在室內辦公,統一著藍色短袖執勤襯衫,但是去案發地,還需要在外面套一件藏青色制服背心。
技術員和實驗室法醫留下,其餘六人收拾妥當,裝備齊全,行色匆匆往停車場趕。
“李隊,你們坐前面那輛七座車。”綜合大樓外,紮高馬尾,穿著深色襯衫,淺色長褲,腰間系棕色皮帶,一身便裝的女人叫住她。
“好。”李鶴薇認識對方,前些天開會的時候見過。秋琬,32歲,從警10年,派出所副所長平調蒲辰刑偵二把手。她擅長透過心智較量摧毀罪犯負隅抵抗的防線,行事果決,人送外號“鐵娘子”。
她們上車,一行三輛車朝柳岷河北橋駛去。
物證蒐集本來屬於案件偵查人員職責範疇,但國內以及特別行政區則由技術組痕檢或者法證中心檢驗鑒定人員充當,進行現場勘驗和物證的收集。所以案發現場,痕檢先進。
半小時車程,下車後,李鶴薇戴口罩,手套,頭套,穿腳套進派出所拉的警戒線。屍體旁邊,她身側的陶聆蹲著,伸手初查屍表。
屍體呈巨人觀,氣味熏天,連派出所的巡邏警都不敢靠近,李鶴薇看她面不改色,細致地觀察著,問道:“如何?”
“屍體的表皮已經腐敗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