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你嫂子有空嗎?
“薇姐。”陶聆第三次低聲喚她,李鶴薇終於抽離。
“什麼事?”她狀若自然地回應,拿紙遮擋手機,200關玩五次都通關失敗,蠻丟人。
此地無銀三百兩,陶聆瞧在眼裡,驚訝之餘,些許恍惚。她12歲初識李鶴薇,哥哥陶洋總在耳邊唸叨,說她樣貌好,人品佳,性格也沒得挑。暑假被拽著去蒲辰一中看管絃樂表演,二十來人,李鶴薇是小提琴手,只能坐在舞臺偏右的角落。然而不起眼的位置並沒有掩其光芒,她如眾星捧月,熠熠生輝。
當時年少不懂事,直呼姐姐好美,她身邊的陶洋更是沉醉其中,挪不開眼。
初中畢業,她跟隨哥哥騎三輪車送魚去餐館,第一次和李鶴薇近距離接觸。因她待人和善,談吐得體産生好感,接連五十多天早起送魚,樂此不疲。
後來她們成為大學校友,同專業,一個大一新生,一個研二在公安局實習。某次偶遇,李鶴薇加她q.q,告訴她功課不明白的時候可以隨時溝通。那會兒怕麻煩對方,加著q.q三年沒說半句話,還是哥哥打來越洋電話炫耀,她才想起如今已經跨專業就職的李鶴薇。
於是接下來的一年多,兩人往來愈發頻繁,像尋常人家的姑嫂,李鶴薇對她噓寒問暖,她會主動親暱,實習遇到困難時也會找對方傾訴。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發過去的訊息遲遲不能收到回複,或者被簡短的幾個字敷衍。
她原以為李鶴薇工作忙,沒放在心上,然而事實並非如此。5月初,辦完入職手續,培訓兩周,正式去技術中隊報道,身為直屬領導的她待自己不冷不熱,甚至比不上普通同事。
多次熱臉貼冷屁股,她不禁猜測李鶴薇大概想和陶家劃清界限。果不其然,7月的第一個週六,休息日,母親接到她的來電,說是打算去法院申請宣告哥哥失蹤,需要戶口簿。
她理解李鶴薇的舉動,畢竟他們夫妻關繫有名無實,但暫時無法接受對方斷崖式,類似絕交的做法,只能慢慢去適應。
不過,曾經早出晚歸,工作一板一眼,手機僅有自帶軟體和聊天工具的人,竟然玩起消消樂?
“誒。”李鶴薇瞧她呆愣著,提醒道。
陶聆思緒歸位,說正事:“死者小腸、脊髓、肺部組織中檢出的矽藻種類和實地水樣不一致。”
“呼吸道與其他胃腸器官組織呢?”
陶聆明白她的考慮,認真分析:“雖然矽藻接近三分之二不一致,但能聚為一類。”她們採用微波消解掃描電鏡聯用法進行矽藻檢驗,對資料聚類分析,以此來判斷死者是否溺亡,或者溺亡後拋屍。
“小腸和肺部組織有沒有檢出其他特殊物質?”李鶴薇蹙眉,既然確定溺亡後拋屍,接下來需要縮小範圍,不然重案組的調查等同於大海撈針。
陶聆搖頭:“目前沒有,安姐還在實驗室。”安妤是實驗室法醫,比她大三歲,她們中隊平均年齡只有27,拿劉局的話來形容,正是一支年輕,且充滿活力的團隊。
“嗯。”李鶴薇偏頭掃一眼牆面的掛鐘,時針已經指向11。她收回視線,滑動滑鼠關電腦,“回去吧,也給安妤說一聲。”
“好。”陶聆轉身,右腳剛跨出去,背後的人開口,“等一下。”
李鶴薇拿著手機站起身:“我和你一起。”她走兩步,明顯察覺陶聆的情緒百轉千回,懶得了解彼此的過往,坦然道,“你知道我現在的情況,以前有什麼對不住的地方先道歉,往事一筆勾銷。”
“國慶結束,我會去法院起訴離婚,以後還是同事,相處不必太過拘謹。”李鶴薇擅長交際,雖然單身至今,但好歹有三五個交心的朋友。
陶聆吞嚥一下喉嚨:“好。”
i人?天生話少?還挺會結束話題,李鶴薇不曉得怎麼接腔,兩人沉默不語,一前一後進實驗室。
安妤見她們進來,將手頭的硫酸銀粉末倒入試管,說:“薇姐,等我半小時,做兩個實驗。”
在紀律部隊工作就是這點不好,總想著無私奉獻,李鶴薇提倡適度加班,溫聲道:“明天做吧,去收拾東西。”
五分鐘後,李鶴薇目送騎電瓶車的安妤消失在夜色中,她偏頭,陶聆推著腳踏車過來,駐足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