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在看啥?”
“聊天記錄。”
程映秋探頭:“查案嗎?”
“我不能參與案件的偵查,但可以向警方提供證據,為自己辯解。”李鶴薇瀏覽著海量的資料,皺緊眉頭,考慮縮小範圍,問程映秋,“我和誰來往比較密切?”
“我也記不清,印象中都是和女生。”
李鶴薇計上心來:“我生日會不會邀請朋友?”
“會。”程映秋跳下床,跑去對面書房抱回兩本相簿,塞給她,“喏,瓊姨儲存的照片,每年都有。”
李鶴薇翻開第一頁,原主滿月開始,重要的日子,都會留影。8歲的生日派對,她左右兩邊出現另外4名女生,一直到初中二年級變成6名。隨著時間推移,人數逐漸減少,高三那年,只有2名。
她問:“你認識她們?”
“這是夢姐和娜姐。”
“全名。”
“饒夢和倪娜。”
李鶴薇搜尋微信的通訊錄好友,找不到對方的名字,意味著原主沒加她們微信。
“姐,夢姐和娜姐去省外讀書,你們高中畢業以後可能聯系也越來越少。”
李鶴薇查詢□□記錄,證實程映秋的猜測。原主201年沒有交集。
她繼續往後翻,19、20歲的生日倪娜和饒夢都在。原主21歲開始形單影只,24歲研二,李鶴薇目光忽然聚焦在倒數第三張照片,這不是沈凝,班長和劉大同?
程映秋同樣認出他們:“沈姐姐,小源哥,大同哥。”
難怪三人被警局叫做筆錄,李鶴薇滑動微信介面,發現連同原主,四人在一個小群。
2015年6月22日,張合源:【變成我自言自語,果然留校當講師最閑。】
2015年6月1日,張合源:【老可愛們,節日快樂。】【人呢?】【喂。】
2015年4月27日,張合源:【週末老劉的生日,出來喝兩杯?】
李鶴薇:【案子。】
張合源:【癱倒表情。】
劉大同:【我媽青光眼手術,走不開。】
張合源:【做手術怎麼不說一聲?】
劉大同:【小手術。】
張合源:【行吧,老沈呢?】
沈凝:【忙著做教案,開會,講座。】
張合源:【爆炸表情】
2014年12月31日,張合源:【喂,明天元旦,聚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