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腦海中浮現troubeaker的動作
完成解剖已經接近深夜11點, 正如沈凝屍檢記錄,楚小藝屬於機械性窒息死亡。劉局和江隊,彭隊商量以後, 當機立斷,通知秋琬、李鶴薇和另外兩位中隊長開會。
重案組會議室,劉局彙總資訊:楚小藝, 女, 蒲辰晚報首席記者,死於2010年3月8日,被交通大隊認定為車禍致死。2010年3月10日, 她的女兒沈凝複檢屍體,發現異常後報警, 沒有得到反饋。
2010年8月13日,法院宣判, 按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 肇事者王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 造成人員傷亡,判處兩年有期徒刑。
後續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民事賠償共計46萬餘元, 其女沈凝拒收,由其子沈昊簽字收取。
2011年1月12日,法院搬遷,2009—2010年的部分檔案遺失,楚小藝的檔案在其中。
2013年7月19日,交警大隊的檔案室起火, 楚小藝的檔案被燒毀。
2016年2月11日晚9點27分, 楚小藝的屍體在麗承小區被發現,經過法醫陶聆解剖, 確定死亡原因並非車禍。
“我們在場的七個人,都分析一下,談一談對案子的看法。老江,你先。”
江隊長抿兩口濃茶,說著客套話:“我嘛,過來協助破案,還是你們做主。”
劉局勾起淺笑:“老江,六年前你還在蒲辰,沈凝報案,你沒有印象?”
江隊長笑容驟然凝固,握著茶杯的手指收緊,眼角微挑,看向劉局:“交警大隊都已經認定的案子,我去推翻,不是打他們的臉嗎?況且,有些案子交給底下的兄弟經手,我哪裡記得住?”
典型的懶政。
不予立案偵查的報案記錄只能儲存半年,因此無法知道當時誰負責跟進。秋琬根據沈凝提供的回執單,聯系接警的同事,對方表示所有的案子都會及時上報,沒有訊息就是證據不足。
彭隊長筆尖輕敲桌面,吸引目光:“我說兩句。”
劉局點頭:“好。”
“張局的意思,徹查。但案發至今已經過去六年,也沒有卷宗,證據都被掩埋或者銷毀,需要做好徒勞無功的準備。”她口中的張局正是省廳的委員,蜀江市公安局局長,負責蜀江和所轄區域重大刑事案件的決策。
“明白。”
劉局滑動滑鼠,展示以楚小藝為中心的人物關系網,講重點:“首先,當年的肇事司機在哪兒,他是關鍵人物;負責屍檢的法醫呢?是不是收錢辦事?還有死者的同事,沈凝不是說楚小藝那會兒正在暗訪嗎?”
“暗訪什麼?會不會和她的死有關?”
秋琬插話:“劉局,肇事司機王某在三年前因為急性心肌梗死病逝。”
劉局雙手交叉抵著下頜,神情嚴肅:“他才36歲,出獄後就死了?”
秋琬肯定:“是。”
“難辦......”
李鶴薇冷靜分析細節和線索,尋根究源:“秋隊,交警大隊負責楚小藝案子的同事呢?”
“副隊長賀添,前兩年退下來,現在和女兒住在北城,已經請他回來協查,明早的飛機。”秋琬身為重案中隊的隊長,留意細節,全盤考慮,將線索串聯起來。她緊接著彙報,“還有法醫,五年前從司法鑒定中心離職,正在試圖和他取得聯系。”
“好。”討論繼續,劉局最後總結,彭隊表明省廳在討論案件等級的劃分,如果定性為重大刑事案件,需要更多的證據。
會議結束差不多12點,李鶴薇和陶聆步行回家,秋琬打車去醫院。
肝膽外科住院部,秋琬輕手輕腳推開房門,床前的商嵐聽見動靜,起身走過來,繞過她,示意門外詳聊。秋琬沉默不語,緊跟著腳步,母女倆在不遠處的樓梯口駐足。
商嵐溫聲開口:“小秋睡著了。”
“嗯。”秋琬輕咬一下唇,低語,“謝謝。”
商嵐微笑,眼尾細紋明顯:“小秋性格好,你眼光不錯。”
秋琬原本垂著腦袋,些許不自在,聽她主動提起程映秋,顯然已經知道兩人關系的語氣,猛然抬頭。樓梯間光線昏暗,她們相隔半米的距離,秋琬鮮少的在平靜狀態直視商嵐,回想當初中考後發燒,抹著眼淚給對方打電話,卻被告知在忙手術的場景,良久憋不出半句話。
還是年長者打破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