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邊才微微露出魚肚白,廟裡那口上了年紀的大銅鐘就被敲響了。
身邊,立刻有僧人陸續起床,有條不紊地打水洗漱。
小麥昨天一晚上沒怎麼睡,總想著之後應該怎麼做。
貓妖的事情還沒有眉目,就這麼靜靜地等待好像有些被動。可是她除了知道法華寺不同尋常,可以佈陣驅妖之外,並沒有什麼頭緒。
現如今,似乎也只能相信青堯的安排了。
就這麼想東想西,等到有睡意的時候,也已經是後半夜了。因此,現在乍一聽到鐘聲,小麥還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她揉著惺忪的睡眼坐起來,愣愣地看著僧侶們進進出出,這才後知後覺地從一心的記憶裡調取出有用的部分。
原來,法華寺的僧人有早起誦經的慣例,並稱之為“早課”。在天光乍亮的時候,一天之正氣伊始的時候,潛心誦經,感天地之法則,以求悟得大道。
放空身心的早課之後,眾人才能進食俗世間的五穀雜糧。
入鄉隨俗,小麥自然也緊跟著大家起床收拾。
雖然現在頂著個異性的身體,會有諸多不便,但她也沒辦法挑剔,想辦法克服就行了。反正也只是短暫待在這裡,沒工夫去矯情。
好在有溯洄鼎的加持,她現在這具身體無需進食,也就省去了上茅房的麻煩與尷尬。
小麥手裡拿著一隻小木盆,盆裡還有一條白色的粗布巾,這些應該是一心用來洗臉的東西。
小麥拿著這些東西走了出去,跟著大家一起到院子裡面打水洗漱。
在法華寺,像一心、一念這種“一”字輩的資歷比較淺、年紀比較輕的小僧人,一般都是睡的大通鋪。
大通鋪都是位於寺廟裡的小院裡面。一個大通鋪,一般來說能睡十來個人,房間面積還是比較大的。至少就小麥看來,很敞亮,一點也不逼仄。
法華寺的各種小院一般都是用來住人的,每個小院都有幾個大小不一的房間。
“一”字輩的小僧是幾個人住一個大通鋪,“了”字輩的大師則是一個人一間,或者兩個人一間。
至於“敬”字輩的隱世高僧,一般都是一個人一個小院子。
往木盆裡倒了清水,小麥浸溼了白色的粗布巾,搓洗了一下準備洗臉。
就著木盆裡的水,小麥隱隱約約可以看到自己此時的臉。確切的說,應該是這位一心小和尚的臉。
雖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一雙眼睛倒是清亮。
小麥想起來,之前附身過的東皇滿月,也有著一雙清澈純粹的眼睛。不知道為什麼,小麥總覺得那眉眼跟自己有幾分相似。
不知道現在的一心小師傅長什麼樣子呢?找機會,她得好好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此時附身的人究竟是什麼模樣。
小麥心裡頭想著這些,人已經收拾好儀容,隨著人群往外走了。
僧人井然有序地走在寺中小道上,他們要按時前去做早課。做早課的地方,是在三大主殿之一的寶華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