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逸已經走上前來了,竟然伸手摸了摸她的頭:“先去吃早餐吧,吃完小瑜帶我們去找人染布,然後我們好好玩一下。”
“嗯,”夏紫墨眼裡滿滿都是期待。
吃過早餐,小瑜帶他們去到河邊一戶人家家裡。
韓逸拉了夏紫墨一下,讓她走他前面上樓。
這種吊腳樓的一層通常是廚房或者養牲口的地方,臥室基本都在二層以上。
他們跟韓逸跟著小瑜上到二樓。
小瑜也不會說當地的方言,不過好在這裡人也會說普通話,只不過不標準,能聽懂的狀態。
這裡的人很樸實,很親切地同他們打招呼,請坐,倒茶。
夏紫墨看到閣樓外面,晾曬著幾塊染好的布,掛在那裡迎風飄飄。
韓逸將手中的水果提上去,然後小瑜將來意告訴了這家人,說請他們幫忙染一塊布,支付一定的酬金給他們。
老人大概聽懂了小瑜說的是什麼意思,他很高興,忙去裡面將他的兒子叫了出來。
老人大概有七十歲了,鬍子花白花白的,他的兒子也快四十了,長得很高大,一直陪老父親守著這座寨子。
小瑜說,這位老人染的布很好,在這一帶挺有名氣的,很多人家女兒出嫁,都請這位老人幫忙染一些好布。
老人兒子的普通話說得要標準多了。
夏紫墨從包裡將萱萱買來的布拿出來,問老人的兒子,這種布是不是他們這裡人染的。
老人兒子說是,確實是他們這裡人經常染的一種布,不過比起正宗的侗布要差多了。
果如韓少說的一樣,這種布之所以在燈下會有一種迷夢般的光芒,是因為染時加了一層雞蛋清。
夏紫墨一聽很高興,她跟韓逸將他們帶來的白胚布,與冰藍色的色樣拿出來,問他們能不能染出這種冰藍色的顏色,然後也要加雞蛋清,要有燈光下的那種感覺
老人兒子用他們的當地話,翻譯了一遍給他老父親聽。
父子倆人拿著韓少給的色樣與布,研究了一下。
然後回複韓逸,老人的意思是可以,但是顏色可能沒那麼精準,可能深一點,淡一點,不能百分百一樣,只能做到百分之九十相近,他們盡量染到接近,至於他們說的那種燈光下的感覺,發光程度,他們不敢保證,只能按夏紫墨手中的那塊布那樣,加多一層雞蛋清,染法正確,但他們不清楚會不會有那種感覺,畢竟布料不一樣,顏色也不一樣,所以可能效果也會不一樣。
這個夏紫墨跟韓逸都明白,可能同樣的染法,因為面料與顏色的差異,效果也會差很多,只能盡量試一下。
好在韓逸背了一袋白胚布過來,就讓老人先扯一小塊染染看,染出來後,給他們確認一下,再染大塊的。
就這麼愉快地說定了,韓逸還給了幾百塊訂金。
出去時,老人兒子還送他們下樓。
下來之後,夏紫墨很高興,因為可以去玩了。
一出來就開始笑。
“傻丫頭,”韓少摸摸她的頭。
夏紫墨已經抬頭四外張望了,看看先去哪裡好。
還是聽小瑜導遊的。
小瑜帶他們去了附近一座鼓樓。
天氣不錯,太陽照得暖暖的,因為知道今天要去玩,夏紫墨特地換了一件輕便的小外套,下身仍舊牛仔褲,青春活力的感覺,背個包到處亂看,開心得像小雲雀一樣
韓逸帶笑的目光時不時從她身上掠過。